面試「人資最煩行為」曝光!眾人遇過不懂:根本違法 內行揭真相

▲又到了一年一度六月畢業的季節,不少大學生即將成為新鮮人踏入職場社會,但第一步面臨到的就是各大企業的面試問題。(示意圖/取自photoAC)
▲又到了一年一度六月畢業的季節,不少大學生即將成為新鮮人踏入職場社會,但第一步面臨到的就是各大企業的面試問題。(示意圖/取自photoAC)

記者張嘉哲/綜合報導

又到了一年一度六月畢業的季節,不少大學生即將成為新鮮人踏入職場社會,但第一步面臨到的就是各大企業的面試問題,面試問題百百種,事前準備可謂相當重要!然而近日有網友就分享,到一家公司面試時,結果人資就打電話給自己前公司探聽自己過往工作表現,而且沒經過她的同意,讓她感到非常的不滿,貼文引起廣大討論,不少求職者也非常厭惡這樣的行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名網友在「Dcard」貼文指出「已經畢業2年,最近入職新公司,繳了畢業證書影本,結果透過前同事才知道,新公司的HR在面試之後,沒經過我同意,也沒有給我簽相關允許他查證的文件,就打給前公司探聽我的工作情況跟學校核實學歷,請問這種行為不是有個資法問題嗎?不是需要我同意後才行?」

▲受到疫情影響,許多民眾過了3年口罩不離身的日子,甚至連工作面試時都是戴著口罩進行的。(示意圖/Pexels)
▲網友分享自己入職新公司後,意外發現自己面試後,人資未經過自己同意,私下照會前東家打聽自己。(示意圖非當事人/Pexels)
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紛紛回應「可能要注意看妳入職當時所簽名的資料,印象中會附在上面耶」、「只能說如果不同意新東家照會前東家的話,錄取機會都不高」、「人資這個行為真的超煩的.....前公司如果是不歡而散超吃虧」、「我之前也是投履歷之後,那間公司立刻就打給我公司主管,剛好他們是朋友,超沒有隱私的。」

人資面試超愛打給「前公司」!加扣分機會看天命

事實上,網友提到人資的這個行為其實有專有名詞,也就是所謂的「Reference Check(履歷查核)」,這通常是人資在完成履歷篩選、也完成求職者的面試之後,對於這位求職者有相當的興趣,希望透過過去的資歷、工作表現、職場評價來做簡易的「真實性評估」。

也許這對求職者來說並不是非常的「公平」,因為如果你與前公司是不歡而散,那麼新公司人資在探聽的時候,不見得能聽到什麼好的評價。而話雖如此,假如跳槽的是同行,其實圈子就這麼小,你所待的前公司也可能有新公司人資認識的其他人,他會聯絡誰你其實也不得而知,有時是加分扣分還是很聽天命。

▲一名日本男子為了追求夢想成為社會運動者,選擇進入國際人權團體工作,沒想到工作辛苦不提,月薪竟還只有8萬元日幣,讓他感到痛苦不已,成了高學歷難民。(示意圖,非當事照/Pexels)
▲履歷查核是許多企業人資都會在面試求職者後做的事情,有時候加分扣分還是非常聽天命。(示意圖/Pexels)
人資履歷查核是正當行為!必定取得「求職者同意」才可執行

而很多人對於「履歷查核」實際上還是有侵害個人隱私權、個資的疑慮,那麼人資履歷查核到底有沒有不正當性呢?根據「104人力銀行」官網就有提到,雇主實施履歷查核意旨在查核應徵者所表述之學歷、經歷、工作內容、工作表現、工作成就的正確性以及完整性,這可以作為僱主最終是否錄用應徵者的重要依據,在此一徵才作為應是符合必要性與合理性原則。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企業人資對應徵者實施人事查核作業,必定得取得應徵者被徵詢資料的行為,所以像是上面網友的案例,人資可能私下未經同意就打給前東家,這並不符合程序上的正確。現在一般實務操作都是應徵者面試時就會告知會有「履歷查核」,會請應徵者在備妥的書面資料上簽名同意,並且提供資料。

「104人力銀行」也提到重點,「如無特殊狀況,一般還是建議務必提供履歷查核的相關資料」,而推薦人一般建議還是以直屬主管優先,其次可以考慮部門同事、跨部門合作同事或者合作客戶。

▲原PO最近去面試工作,豈料面試到一半竟然被說「可以走了」,讓她很傻眼,貼文一出,網友反讚「要慶幸」。(示意圖/取自unsplash)
▲104人力銀行建議,如果一般情況務必提供履歷查核的相關資料,推薦人則是以直屬主管為主。(示意圖/取自unsplash)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