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起房就等!內政部統計,全台灣2024年第一季有超過3.4萬人不用花錢,靠「贈與」及「繼承」就能擁有房產。不過,不動產買賣達人卻疾呼:「爸媽想送房給你,不能要!」揭開鮮為人知的課稅陷阱。稅務專家也教3動作,讓數百萬贈與稅變0元。
不動產買賣達人威森日前在IG分享房地產知識,疾呼:「爸媽想送房給你,不能要!」他指出不是因為不好意思,是因為不划算,必須讓父母賣給你比較划算。威森說明,一般而言有以下3種方式可以過戶。
1.贈與:但是如果房屋價值超過244萬,就要繳贈與稅、土增稅、契約。威森提醒「房子送給你,聽起來很爽」,但是要負擔的稅額會遠比你想像的還要多很多。
2.繼承:威森指出,繼承房產要繳繼承稅,而且不僅要等爸媽百年才能「繼承」,可能還得面臨兄弟姊妹持分問題。
3.買賣:如果爸媽持有房子的時間夠久,透過買賣給你不用繳房地合一稅、地價稅、印花稅,就可以完整取得房子。不過,孩子則必須要準備頭期款,作為買賣的價金,是3種過戶方式中成本最省的一種。
![▲報稅季開跑,民眾可以利用網路報稅、手機報稅或是親自到國稅局一趟。(圖/記者葉政勳攝 , 2023.05.01) ▲報稅季開跑,民眾可以利用網路報稅、手機報稅或是親自到國稅局一趟。(圖/記者葉政勳攝 , 2023.05.01)](https://media.nownews.com/nn_media/thumbnail/2023/05/1682909711734-f914edda57f244dc95e092a7da598034-500x309.jpg?unShow=false&waterMark=true)
▲若孩子繼承不動產後,持有2年內就出售,得面臨45%的高額房地合一重稅。(示意圖/記者葉政勳攝 , 2023.05.01) 傳承稅務顧問廖嘉紅日前也曾分享,爸媽計畫買3000萬房送給在台北打拼的兒子,但扣掉夫妻2人免稅額,贈與稅10%計算,贈與稅約250萬,但只要運用「市價和評定價值的落差」、「每年度的免稅額244萬」及「房屋貸款的利用」3動作,就有機會把贈與稅從250萬元變0元。
不過,廖嘉紅也提醒,運用房貸的「贈與附有負擔」來節省贈與稅,必須注意受贈人(兒女)有能力負擔,且由他們來還房貸,千萬不要使用每年贈與稅的244萬免稅額來幫他們還房貸,因為國稅局會依照「實質課稅原則」,否認貸款的真實性,貸款金額無法贈與額中扣除,導致要補繳贈與稅,讓先前做的「贈與附有負擔」房貸1000萬,功虧一簣。
■本文經「理工男威森」授權引用。原始IG出處請點此。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贈與:但是如果房屋價值超過244萬,就要繳贈與稅、土增稅、契約。威森提醒「房子送給你,聽起來很爽」,但是要負擔的稅額會遠比你想像的還要多很多。
2.繼承:威森指出,繼承房產要繳繼承稅,而且不僅要等爸媽百年才能「繼承」,可能還得面臨兄弟姊妹持分問題。
3.買賣:如果爸媽持有房子的時間夠久,透過買賣給你不用繳房地合一稅、地價稅、印花稅,就可以完整取得房子。不過,孩子則必須要準備頭期款,作為買賣的價金,是3種過戶方式中成本最省的一種。
![▲報稅季開跑,民眾可以利用網路報稅、手機報稅或是親自到國稅局一趟。(圖/記者葉政勳攝 , 2023.05.01) ▲報稅季開跑,民眾可以利用網路報稅、手機報稅或是親自到國稅局一趟。(圖/記者葉政勳攝 , 2023.05.01)](https://media.nownews.com/nn_media/thumbnail/2023/05/1682909711734-f914edda57f244dc95e092a7da598034-500x309.jpg?unShow=false&waterMark=true)
不過,廖嘉紅也提醒,運用房貸的「贈與附有負擔」來節省贈與稅,必須注意受贈人(兒女)有能力負擔,且由他們來還房貸,千萬不要使用每年贈與稅的244萬免稅額來幫他們還房貸,因為國稅局會依照「實質課稅原則」,否認貸款的真實性,貸款金額無法贈與額中扣除,導致要補繳贈與稅,讓先前做的「贈與附有負擔」房貸1000萬,功虧一簣。
■本文經「理工男威森」授權引用。原始IG出處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