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15萬人苦於思覺失調症!比一般人少活15年 降血脂藥有助續命

▲演員林哲熹在《我們與惡的距離》飾演應思聰,是一名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患者。根據統計,台灣有15萬人罹患思覺失調症。(圖/翻攝公視)
▲演員林哲熹在《我們與惡的距離》飾演應思聰,是一名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患者。根據統計,台灣有15萬人罹患思覺失調症。(圖/翻攝公視)

家庭消費中心/綜合報導

據統計,台灣有15萬人罹患思覺失調症,對於病人與家屬都辛苦,而過去研究發現,患者平均比一般人少活10~15年,原因是發生其他疾病的風險也會上升,尤其有高比例共病代謝症候群。國內最新研究顯示,思覺失調症病人若妥善服用降血脂藥,自然死亡機率會明顯下降,此發現可望有助病情穩定患者與家人好好生活更長時間。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項最新研究是由北巿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團隊跨院合作,利用全國健保資料庫及全國死亡檔等大數據資料進行分析,發現降血脂藥有助思覺失調症病人減少死亡,相關成果最近已發表於國際知名精神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思覺失調症患者 心血管疾病高於常人

此研究第一作者北醫醫師陳抱寰表示,思覺失調症族群罹患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情形高於一般人,因此自然死亡率也較高,而研究團隊發現降血脂藥可降低死亡外,也證實用藥愈多,死亡率下降愈多,呈現劑量效應。他認為,相關發現未來可能有助醫師調整處方策略與照護觀念。

這項研究的通訊作者、北市聯醫松德院區醫師郭千哲則說,過去醫師治療思覺失調症較常注意精神病相關症狀,但從該研究可發現在5年的追蹤期中,思覺失調症病人使用降血脂藥的時日僅佔1.9%,明顯低於一般人的4.3%,推測許多個案有三酸甘油脂或膽固醇偏高卻未妥善治療。

郭千哲認為,根據此研究結果,應該鼓勵思覺失調症早期診斷代謝症候群,且應積極進行降血脂藥治療,無論是否已有心臟血管疾病,只要有高血脂即可使用,以減低心血管等疾病發生率、死亡率。

關鍵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