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新武器!「磁振刀」保住直腸癌患者肛門 放射切光腫瘤

▲考量直腸癌患者想保留肛門的強烈意願,三軍總醫院使用國內最新的磁振刀進行治療,結果患者當周即可恢復正常工作。(示意圖/取自Unsplash)
▲考量直腸癌患者想保留肛門的強烈意願,三軍總醫院使用國內最新的磁振刀進行治療,結果患者當周即可恢復正常工作。(示意圖/取自Unsplash)

家庭消費中心/綜合報導

一名50多歲男性健檢意外發現距直腸3公分有惡性腫瘤,在大醫院詳細檢查,證實已有部分阻塞且侵犯到骨盆腔淋巴結,確診是第3期直腸癌,醫療團隊隨即安排多次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同時考量他保留肛門的強烈意願,於是使用國內最新的磁振刀進行治療,結果當周即可恢復正常工作,隨後的檢查還發現腫瘤已完全消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軍總醫院引進台灣第一台具有高磁場的磁振刀放射治療,透過結合核磁共振成像與放射治療技術,可在每日放射治療中即時追蹤治療部位,有助於提高治療的精確性和安全性,增加療效並降低副作用。

三總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黃文彥說,多數腫瘤最清楚的影像檢查是核磁共振,但過去放射治療搭配的影像導引卻是以電腦斷層為主,而最近三總引進的磁振刀,則有如放射治療的夢幻武器,能在放射治療當下精確顯示腫瘤與正常組織的界線,隨著呼吸移動的範圍也能兼顧,因此可確定放射線精準照射腫瘤,最大程度保護周圍的正常組織與器官。

▲三總引進台灣第一台具有高磁場的磁振刀。(圖/三總提供)
▲三總引進台灣第一台具有高磁場的磁振刀。(圖/三總提供)
以直腸癌為例,黃文彥指出,有時腫瘤的位移可達到2公分,但使用磁振刀可精確治療腫瘤,照射範圍無須加大2公分,不但降低副作用,也提高治療成功率。

此外,常規的放射治療往往會執行同一項治療計畫,但以胰臟癌為例,不僅腫瘤位置每天都會有些差異,正常的腸道位置與形狀也都會變化,因此理想狀況應該是每日重新規劃放射治療,而利用磁振刀即可達成此目標。

黃文彥也說,目前一般放射治療常受限於副作用的考量,無法給予足夠劑量,例如腹腔腫瘤因擔心腸胃道副作用,導致放射劑量無法足量給予,所以像是胰臟癌的傳統治療,通常腫瘤控制率只有60%,而磁振刀由於有精準治療的優勢,國外已有許多臨床試驗提升劑量,在不增加副作用前提下達到更高治癒率。

黃文彥表示,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和應用,相信磁振刀將在未來有更大發揮,成為重要的腫瘤治療。

關鍵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