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讓天氣預報準10倍!黃仁勳NVIDIA合作氣象署 讓世界看見臺灣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不斷強調, AI 技術能和氣候預報結合,提供更準確的天氣和防災資訊。(圖/記者陳明中攝)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不斷強調, AI 技術能和氣候預報結合,提供更準確的天氣和防災資訊。(圖/記者陳明中攝)

記者張志浩/綜合報導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在台大體育館演講,透露 NVDIA 和中央氣象署合作推出「Earth-2 數位孿生模型」,期盼透過 AI 能更準確預測地球氣候變化,對此氣象署也解謎,和 NVIDIA 的合作,主要是進行「AI 天氣降尺度技術的訓練與研究」,可將資料精細度提升10倍以上,技術成熟後,將對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速、海面颱風結構等預報能力有大幅提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仁勳在今年3月美國 GTC(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大會及6月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都重點提及名為「CorrDiff」的應用技術,而這個「生成式擴散AI模型」,也是 NVIDIA 與氣象署,在2022年開始合作開發的「AI天氣降尺度技術」基礎。

氣象署說明,「AI天氣降尺度技術」主要是目的是「將25公里水平解析度」的全球數值模式資料,轉換並提升為「2公里的高解析度訊號」,經由 AI 模型的訓練,可將資料的精細度提升「10倍」以上,簡單來說,就是透過降尺度的方式「讓東西變更清晰」,也可以表達出更細緻的現象,對於天氣預報來說,氣象圖的呈現也能更細緻。

▲「AI 天氣降尺度技術」,主要就是透過降尺度的方式「讓東西變更清晰」,表達出更細緻的現象。(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AI 天氣降尺度技術」,主要就是透過降尺度的方式「讓東西變更清晰」,表達出更細緻的現象。(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氣象署分享,「CorrDiff AI天氣降尺度」能夠成功建立的關鍵核心有3大元素:

🟡使用大量且高品質的訓練資料

🟡有效的演算法

🟡足夠軟硬體資源的支持


「CorrDiff AI天氣降尺度」就是使用大量且高品質、基於傳統物理科學的數值預報模式產出資料,作為訓練養分,在實際應用上,氣象署比較25公里的全球天氣預報模式,與經過應用 CorrDiff 技術所得到的2公里高解析度訊號後,結果顯示AI天氣降尺度技術,具有提升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速,以及海面颱風結構的預報能力。

「AI天氣降尺度技術」仍在發展與驗證階段,氣象署持續利用它進行不同天氣系統的測試,例如梅雨鋒面等,期盼未來能提供更好的天氣預報服務,也能產製高品質模式資料,支援AI應用技術的發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跨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