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一覺起來「滿床皮屑」!20萬人苦於乾癬 「這種藥」成新解方

▲台灣約有20萬名乾癬患者,高達8成的病灶發生在頭皮,導致掉屑。(圖/ingimage)
▲台灣約有20萬名乾癬患者,高達8成的病灶發生在頭皮,導致掉屑。(圖/ingimage)

家庭消費中心/綜合報導

起床時發現枕頭全是皮屑,頭皮又癢又痛,害張先生後腦出現莫名大片結痂,多次擦藥卻未能好轉,檢查才發現竟已是中重度乾癬;醫師說,台灣約有20萬名乾癬患者,高達8成的病灶會發生在頭皮,導致掉屑、癢痛甚至落髮,但現已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可有效控制症狀,在頭皮等特定部位的效果更佳,用藥更便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蔡呈芳説明,乾癬是常見的慢性皮膚發炎病變,男性罹患率比女性高,目前統計台灣每年新增約3000人,其中2成為中重度患者,若不穩定治療,恐引發全身系統性疾病如關節炎、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進而影響患者的心理、生活及工作。

▲大部分民眾選擇在冬天吃薑母鴨、羊肉爐、麻辣鍋來暖身正是時候,但對於乾癬患者而言,麻油、酒、薑等辛辣燥熱食材卻是大忌。(圖/陳琦菁攝影)
▲對於乾癬患者而言,麻油、酒、薑等辛辣燥熱食材是大忌。(圖/陳琦菁攝影)
蔡呈芳表示,乾癬好發年齡有2個高峰期,分別落在30至39歲及60至69歲,這群患者大多扮演家庭重要角色,或正在探索人生方向,卻可能因疾病而受限。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醫師黃毓惠則說,目前中重度乾癬病人的治療非常多元,有光照治療、口服藥物及生物製劑等,現還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相較於傳統治療,副作用少且可大幅改善頭皮、指甲、手掌心等特定部位的皮膚狀況,目前有每日服用2顆或1顆的選擇,可提升患者的用藥便利性與順從性,曾有調查統計近5成的乾癬患者優先選擇口服藥物,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有望成為新解方。

台灣乾癬協會秘書長王雅馨則分享歐洲乾癬治療相關研究,「每投資1歐元(約新台幣35元),可獲得5.4歐元(189元台幣)的投資報酬率」,如能投資更多資源在乾癬療法,協助病友儘早回歸正常生活軌道,將能更提升國家社會生產力。

關鍵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