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內政部警政署發布台北市警察局長人事,由警政署副署長李西河接任,並非原本市長蔣萬安屬意的警專校長方仰寧,蔣萬安除了在議會總質詢時認為中央「有溝沒有通」外,在回答議員質詢時也說「你提推薦名單,我做最後圈選決定,但最後圈選人選,你又反悔 ; 未來很多合作的事,你答應了,我敢相信嗎?」外界都解讀蔣萬安對此事生氣、發怒,但蔣卻說「他沒有生氣,都是理性平和在回答各界問題」,特別在議員追問說「會否參加新任局長李西河就任?」蔣則說「我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蔣雖然想以這樣攻守互見的方式,一方面維持其溫良恭儉、市政優先的形象,但也希望表達心中對內政部強勢操作的不滿,雖有策略脈絡,但這樣的方式,或許會讓民進黨感覺蔣萬安無法在該議題上久戰或持續攻堅,甚至會因為蔣可能出席李西河就任儀式來判斷,戰役已經結束,「順利碾過去了」!若真如此,對蔣未必是好事,就算蔣可能認為木已成舟沉舟,繼續鏖戰未必會討到便宜,自己日後仍會有節制警察局長的權力,但以賴清德政府現今對在野「寸土不讓」的邏輯,蔣市府的操作若仍不隨整體政治攻防、朝野衝突拉高的氛圍來進行「變陣」的話,就算有「蔣萬安之怒」,恐怕仍難反轉受制於人的被動態勢。

先來看內政部長劉世芳這樣出牌的策略考量,她絕對是以賴清德對在野持續發動「攻勢」的總體戰略指導原則為依據,想達到「制蔣」的效果。第一,測試蔣的不悅反應會到何種程度,若是蔣沒有大反應,除了綠軍日後會持續給蔣穿小鞋外,也會對蔣軟土深掘 ; 第二,綠軍已經針對蔣的未來崛起做了整體的戰略先制防禦,安插了一個親賴的警察局長,除了讓蔣有芒刺在背之感外,也多少能探得蔣市府的政策規劃與動向操作。第三,藉此舉來看看藍軍針對此事件會對蔣市府進行多少後勤支援,如國民黨黨中央態度如何?黨籍立委或議員如何進行戰術上與蔣市府的協同作戰?畢竟在現今藍綠對峙緊密、鬥爭加劇的政治現實環境中,綠軍為了強化鞏固並動員基本盤,當然得要不斷開闢戰場,特別是在藍白聯手將國會改革法案三讀通過之際,民進黨當然需要一個戰役的獲勝一方面來提振士氣,另方面牽制藍軍以平衡戰果。是以在藍白聯手將國會改革法案通過後,行政院打算「退回覆議」,而在蔣萬安圈選方仰寧,但內政部卻給李西河來看,也等於是個「類覆議」的概念,亦即執政黨要告訴在野黨,我什麼都可以覆議或反對,就算你們已經決定。

既然民進黨有整體的佈局與操作,蔣萬安作為藍軍未來的領袖,理應對此有整體的佈局與操作,表現出對此政治任命的不滿與質疑,「蔣萬安之怒」確實是師出有名的必要之舉 ; 特別是針對綠軍的盤算,若是蔣「示弱」,綠軍除了能在立院挫敗上能扳回一城,落實其上三個策略盤算外,更可能順勢將李西河的任命合理化。所以蔣萬安在戰略上仍得強化「攻勢」操作,藉由以下幾個做法,來破解民進黨的整體戰略佈局。

首先,蔣應該明確點出,內政部的做法很不尊重台北市民的決定,畢竟市長代表市民,特別是這名單是被否定的名單,以後他要如何在市府團隊中一起共事,正當性何在?市府團隊又應如何和不被核可的人選來做配合?甚至蔣可表達此人選應知所進退的論述,給當事者壓力。其次,蔣應該也可參考歷任市長或其他縣市長與中央在警察局長任命較勁過程中的往例來為自己背書或加持,以強化批評與質疑的正當性 ; 如陳水扁時期就拒絕當時警政署長發布台北市警察局長的人事,柯文哲為了當時警局長邱豐光被調職與中央冷戰,新北市長侯友宜、時任宜蘭縣長的游錫堃與時任台北縣長的周錫瑋亦都曾反對或杯葛中央派任到該縣市的警察局長。畢竟就算是警政一條鞭,然警局長派任當然有和當地首長討論的絕對必要性,並尊重地方需求,畢竟地方首長才清楚知道當地的生態脈絡,更能以最適切人選來因應首要的警政治安問題 ; 蔣若能以縣市首長過往與中央博弈的經驗作基礎,訴諸「台北市不能被欺負」,建構在該議題上的主流詮釋權,以市民意志作後盾,才能迫使中央「去政治考量」而回歸「專業事務決定」。

再者,亦可從「制度面」切入,如蔣萬安可訴諸人選有疑慮,或是中央與北市溝通仍未完備,所以何來就職?更沒所謂參加或不參加就職典禮的問題,來破解議員的假設性提問 ; 也因為程序並未完備,當然應該給內政部壓力使其和蔣市府進一步溝通以取得平衡點,內政部若沒做這補強動作,當然不能說這任命動作完成,畢竟制度重於一切,遑論內政部對李西河的任命已造成軒然大波。

基於此,蔣萬安的動作勢必得持續拉高、據理力爭,更要讓台北市民了解台北市不能隨便被欺負,市長正在第一線為市民權益及北市尊嚴而戰,如此才能展現首都市長的韌性與堅持,進一步強化市民支持的力道。最後,國民黨中央及聲量高、影響力大的政治人物也應從不同角度來對蔣萬安進行支援,以形成綿密的攻防火網,來聚焦議題討論 ; 畢竟綠軍現今的攻防已經建構了戰略連動的邏輯,企圖全面壓制在野以國會為主的擴散效應,若藍軍高層對北市警局長派任事件的發言只是走個過場或是抱著自掃門前雪的心態,那被綠軍全面攻陷,也是遲早的事。


●作者:鈕則勳/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