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知道,泰國必去的景點之一就是寺廟,還能有一種更深入的旅行體驗-清早帶飯去「供養」和尚,這在當地是好事一件,被視為「行善積德」。為此要分享一些關於泰國和尚的簡單知識。台灣與泰國的和尚,究竟有哪些不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一點:泰國的和尚不是吃素的

他們什麼都能吃,無論是肉還是蔬菜都能食用,除了喝酒。然而,有一個很重要的規矩:和尚不能選擇自己想吃的東西。也就是說,泰國的和尚不能自己去買飯,他們不能碰錢,因此無法自己購買食物。不過隨著時代變遷,這項規矩也開始有了一些例外,只是,和尚仍然不能自己下廚做飯,所以每天食物的來源就需要靠化緣,拿到什麼就吃什麼,不喜歡、不想吃也要吃,因為佛教教導的是要放下欲望,不能對食物有選擇和執著,所以有肉就吃,沒有肉吃也不強求。

第二點:過午不食

泰國的和尚,中午過後就不能吃飯了,只能喝。

第三點:寺廟的錢是哪來的、和尚有沒有錢?

其實寺廟、和尚都有收入,雖然和尚不能碰錢,不過就如上面說的,有些習俗隨著時代已有了改變。比如,以前和尚是不能穿鞋子的,因爲這是一個訓練,讓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麽,走路過程踩了什麼;但現在,泰國的人行道沒有那麽安全,若繼續這麼做,腳可能已經受傷了。

至於寺廟、和尚怎麼賺錢。大家知道,寺廟會有人來捐錢,但這只是一部分收入來源;廟裡還會出售東西,比如香、蠟燭、花、佛牌,甚至擺攤等。另外,寺廟也有政府的補助,不過這部分資金不算多,因為泰國大大小小的寺廟就有將近四萬間,政府無法全部、全面贊助。而且,這四萬間寺廟還分成不同等級,具體分級細節不在此詳述,但等級越高的寺廟,通常獲得的補助也就越多。其中,有六間寺廟是最高等級的,例如臥佛寺、鄭王廟和佛統大塔,這些寺廟也是由國王照顧的寺廟。

在泰國,還有許多佛教節日,其中一個顯著的就是守夏節。這個季節,和尚們要在雨季期間的三個月內,住在寺廟裡不得出門,儘管現在情況已經有所改變,但這個習俗仍然存在。雖然人們知道,和尚已不需要嚴格待在寺廟裡,但他們還是會趁這個機會,購買一些東西,比如日常用品、服裝、食物等送去,通過這類方式,來表達對寺廟的支持。

此外,也有一些佛教節日或每年固定時間舉辦的廟會,台灣也有類似的活動,就是在夜市裡吃喝玩樂,還有一些娛樂活動,例如射氣球、投籃等。有時候會有碰碰車、摩天輪等刺激的設施,還會有各種表演,甚至會有演唱會,可以說是一種傳統的音樂節。這些活動在泰國和台灣都很相似。

最後,和尚也會出門舉辦一些儀式,例如婚禮。泰國的婚禮,通常早上是由和尚念經主持,下午則是西式的婚禮,包括吃飯、欣賞表演、切蛋糕、扔花等,這些儀式也會為寺廟帶來收入。不只如此,有些和尚還會到學校、大學、公司演講,賺取收入,有的甚至還會因為演講風趣幽默而聞名,成為藝人,頻繁出現在各種活動,電視節目上。


●作者:泰華眼裡的泰國/台裔泰國人,長住於曼谷,平日教授泰語、翻譯泰劇,經營「泰華眼裡的泰國Taihua Lin」臉書粉絲團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