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悶熱!冷氣「除濕功能」耗電又很臭? 專家公開正確使用時機

▲大家普遍都認為冷氣機的「除濕功能」很耗電,但達人直言,在適當的時間開啟冷氣除濕功能,反而比較省電。(圖/記者徐銘穗攝)
▲大家普遍都認為冷氣機的「除濕功能」很耗電,但達人直言,在適當的時間開啟冷氣除濕功能,反而比較省電。(圖/記者徐銘穗攝)

記者徐銘穗/綜合報導

梅雨季又遇上颱風來襲,下雨前天氣陰陰、悶悶的。有網友認為家中冷氣機比較大台,直接開「除濕功能」比較快,但一查又發現有人說這樣很耗電,擔心荷包失血。事實上,冷氣「除濕功能」效果比除濕機好,耗電量卻高出2倍。不過,專家打破迷思,表示2者運作原理都是使用壓縮機,關鍵在於使用時機,陰天、雨天及不冷不熱等3種天氣狀況下,先開冷氣的「除濕功能」反而比較省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冷氣「除濕功能」耗電又臭很快?能源局公布數據

原PO在PTT發問「冷氣開除濕功能很耗電是真的嗎」,他想說冷氣機比除濕機大台,直接開冷氣除濕功能就好,但又發現「有人說這樣很耗電」,嚇說:「真假啦?比冷氣耗電,還是比一般除濕機耗電?」貼文引發討論,一派點頭說冷氣除濕功能很耗電,而且還「臭很快」,但另派認為溫度開太低才耗電。

到底冷氣除濕功能有多耗電?經濟部能源局先前在臉書分享,指出使用冷氣機「除濕功能」除濕,所需時間約是使用除濕機得1/3,但耗電量卻比使用除濕機高出2倍。

進一步比較冷氣「除濕」與「冷氣」兩模式,要降到同樣的濕度,除濕模式的運轉時間是冷氣模式的3倍,也就是說除濕模式反而更耗電。因此,如果想開冷氣來達到除濕效果,建議直接用冷氣模式就好。

▲能源局指出,雖然開冷氣除濕只需除濕機約1/3時間,但耗電量卻高出2倍。(圖/翻攝能源局臉書)
▲能源局指出,雖然開冷氣除濕只需除濕機約1/3時間,但耗電量卻比除濕機高出2倍。(圖/翻攝能源局臉書)
專家:3狀況開冷氣除濕快速降溫又省電

如果冷氣模式就能順便除濕,為何冷氣廠商還要設計「除濕功能」?有多年經驗的特力屋內湖店社區管家黃智延(Kevin)告訴《NOWnews今日新聞》說,其實在陰天、雨天及不冷不熱等3種狀況下,反而會建議先開冷氣的「除濕」,「這時候很特別的是,你會發現溫度自然降下來,就會涼涼的,但你沒開冷氣,因為濕度一少、溫度自然就降」。

黃智延進一步說明,所謂不冷不熱的狀態是指,當室外28~29度時,室內可能才24~25度,此時大家開冷氣多直接下殺到20度、18度,但這時如果開冷氣的除濕模式,溫度稍稍瞬間降一點點,大概23度,可是人就覺得舒服了。他指出,台灣覺得熱是因為濕度高,台灣只要把濕度降下來,就舒服,不一定要開冷氣開整天。

▲特力屋內湖店社區管家黃智延建議,選用1~2級能效冷氣能較省電。(圖/記者徐銘穗攝)
▲特力屋內湖店社區管家黃智延分享,適時運用冷氣「除濕」功能,反而能快速降溫又省電。(圖/記者徐銘穗攝)
濕度65~70以上 建議可先開冷氣除濕

如果家中有濕度顯示器,濕度高於多少時建議開冷氣除溼功能呢?黃智延表示,台灣一般習慣的濕度是在60度上下,太低會不舒服要補充水分,建議可在65~70度以上時開冷氣除濕,「濕度降到60度上下就很舒適」。此外,他也提醒,冷氣開久時室內濕度會降低,建議可放杯水調節濕度,以免濕度太低而出現不適感受。

冷氣有除溼功能了,那麼還需要買除濕機嗎?怡和家電店長強先生曾說明,冷氣的除溼模式,它的極限大概是相對濕度55至60%,但除濕機可以降到30至40%,畢竟冷氣它發明的目的還是拿來製冷,只是它在製冷時會跟空氣做冷熱交換,順便把濕氣帶走而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