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生成會更靠近台灣!專家:下半年「反聖嬰現象」幾乎成定局

▲隨著「反聖嬰現象」逐漸形成,未來颱風生成位置會較靠近台灣。(圖/翻攝向日葵8號衛星)
▲隨著「反聖嬰現象」逐漸形成,未來颱風生成位置會較靠近台灣。(圖/翻攝向日葵8號衛星)

記者張志浩/綜合報導

反聖嬰成形,幾乎篤定!臺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表示,今年下半年「反聖嬰現象」有相當高的機率會發生,對台灣的影響主要是「夏天及隔年春雨的降雨量」以及「颱風生成位置會較靠近台灣」,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得恩說明,美國國家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在5月最新研究指出,聖嬰現象的訊號已近尾聲,隨後,反聖嬰現象將再度接手,預測評估今年7至9月形成的機率再提昇為69%,9月之後,形成的機率都在80%以上,11至明年1月發生的可能性也再提昇至87%,整體來看,反聖嬰肇生的機率愈來愈大。

▲今年下半年「反聖嬰現象」有相當高的機率會發生,9月之後,形成的機率都在80%以上。(圖/林老師氣象站)
▲今年下半年「反聖嬰現象」有相當高的機率會發生,9月之後,形成的機率都在80%以上。(圖/林老師氣象站)
林得恩指出,過去歷史事件的統計分析,反聖嬰現象肇生時,當年臺灣夏天及隔年春雨的降雨量都會減少,秋季在東北部及東部的降雨量也會增多,冬天到隔年春季氣溫會比較低。另一方面,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數量會減少,但一旦生成後,通常都會比較靠近臺灣。

此外,氣象專家、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也補充,反聖嬰發生時,颱風生成的位置會比較靠近菲律賓海,因此颱風會有「比較靠近台灣、生命週期較短、強度較弱」的特性,反聖嬰還會造成10月中旬開始,中國北部的「冷空氣較強」,導致台灣宜蘭、東北部地區的「異常降雨」變多,對今年頻繁發生地震的東部地區,將會是一大考驗。

▲圖中紅色的數字代表聖嬰年,可以發現聖嬰年的颱風生成位置都離台灣較遠;圖為每年6月至8月颱風平均生成位置。(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圖中「藍色的數字」代表「反聖嬰年」,可以發現反聖嬰年的颱風生成位置都離台灣較近;圖為每年6月至8月颱風平均生成位置。(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跨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