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成全球半導體重鎮!外媒揭受「這問題」困擾 憂:真能避免?

▲《經濟學人》指出,台灣是生產全球60%以上的先進半導體產地,但停電問題一直困擾台灣。(圖/台電提供)
▲《經濟學人》指出,台灣是生產全球60%以上的先進半導體產地,但停電問題一直困擾台灣。(圖/台電提供)

國際中心徐筱晴/綜合報導

即將在5月20日就職的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先前曾展現續推淨零轉型的企圖心,宣告將積極推動淨零轉型,希望在2030年將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提升至30%。不過外媒指出,停電問題一直困擾著台灣,而台灣又是生產全球60%以上的先進半導體產地,外媒擔憂,台灣真有辦法避免能源緊縮問題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經濟學人》報導,蔡英文在2016年上任後,誓言要減少碳排放並逐步淘汰核能,當時核能佔台灣總發電量約12%,如今剩不到7%。文章表示,雖然這項任務具有意義,但也出現了鬥爭。

知名能源經濟學者梁啟源估計,2017年至2022年間,規劃中的風電項目中只有4分之1按計畫進行。與此同時,旨在供應台灣一半電力的液化天然氣(LNG)的建設,卻跟不上計劃。中國在2022年舉行實彈演習,模擬對台灣進行經濟封鎖的情況,在這之後,人們對於依賴液化天然氣的擔憂也有所增加。許多人認為,台灣應該重啟老化的核電廠,並啟動2014年因爭議而封存的核四。

文章提到,台灣在過去七年發生了三次大規模停電,還有許多較小規模的停電。在2022年發生的一次大停電,導致超過500萬戶家庭,當時半導體、石化和鋼鐵企業更損失超過台幣50億元。

部分專家認為,政府沒有為台灣大型科技公司的電力需求制定計劃,尤其是半導體等電力密集產業的電力需求。美國能源政策專家麥吉利斯(Jordan Mcgillis)表示,電子製造產業消耗台灣37%的電力。台灣的電網主要集中在中南部,但實際上北部需要的更多。

賴清德表示,將研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方法,甚至暗示他對核電抱持開放態度。不過即使重新啟動老化的核電廠,也需要約3年的時間才能啟動並運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