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淪為洗產地之國!中國企業轉移至越南 對美國出口激增

▲近幾年工廠從中國轉至越南,使得越南淪為中國企業的「洗產地之國」,越南對美國的出口也隨之激增。(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近幾年工廠從中國轉至越南,使得越南淪為中國企業的「洗產地之國」,越南對美國的出口也隨之激增。(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國際中心賴正琳/綜合報導

近幾年工廠從中國轉至越南,使得越南淪為中國企業的「洗產地之國」,越南對美國的出口也隨之激增。由於美國和中國關係越趨緊張,美國調高中國的關稅,使得雙方貿易量減少,不過專家發現越南對美國的出口激增,其中有部份來自中國企業的資金。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路透社》報導,最新數據顯示越南對中國貿易順差接近1050億美元(約新台幣3.37兆元),這數目是2018年川普政府首次對中國產品課徵高關稅後的2.5倍。世界銀行專家(World Bank)發現,越南對美出口興盛是由中國企業所推動,近年來中國商品流入越南與越南向美出口額、波動趨勢幾乎完全相符,推斷中國將越南當成「洗產地之國」。

世界銀行認為這兩者資金流動的關聯性高達96%,高於川普執政時期前的84%。研究公司BMI經濟學家表示,中國商品在越南的進口激增,與越南對美國的出口增加同時發生,這顯然是一種中企利用越南來規避美國政府課徵額外關稅的手段。

據悉,去年美國從越南進口的商品價值超過1140億美元(約新台幣元3.66兆元),這是美中貿易戰爆發時的2倍多。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越南分校(RMIT University Vietnam)供應鏈專家阮洪(Nguyen Hung)分析,在紡織、電器設備等關鍵產業,越南承接了中國60%以上從美國流失的訂單。

越南與美國成為一種共生關係,而中國企業則試圖在這關係中找到見縫插針之地。今年第一季美國從越南進口的商品總額達290億美元(約新台幣9330億元),而越南的中國進口額達305億美元(約新台幣9813億元),由於美國選舉即將在今年舉行,白宮對越南的巨額貿易順差保持沉默,未來關係將如何改變,端看選舉後的新任總統抉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跨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