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職棒大聯盟(MLB)今年加盟小熊隊的日籍左投今永昇太,以平均不到150公里宰制戰局,讓他在各球團高層的票選中,被選為季前最佳補強。去年選秀狀元史肯斯(Paul Skenes)被海盜拉上大聯盟,初登板就飆出17顆破100哩的速球,以及大谷翔平下背部緊繃休兵,都讓球迷印象深刻。
搭火箭上大聯盟的2023年選秀狀元
近期的「最大條」莫過於匹茲堡海盜開箱2023年選秀狀元史肯斯,熱度絕對不輸大谷翔平。
5月29日才要滿22歲的史肯斯,去年7月18日與海盜簽約,就創造史上最高的920萬美元簽約金紀錄,並在季前大聯盟官網百大新秀中排名第三。今年開季直接從3A開始,先發7場,在27.1局中送出45次三振,三振比率高達42.9%,防禦率0.99,WHIP每局被上壘率0.915。
海盜隊在5月9日將史肯斯升上大聯盟,並在11日先發對上芝加哥小熊,簽約後不到10個月就在大聯盟出賽,在歷史上僅次於1989年金鶯隊的麥當勞(Ben McDonald),麥當勞是史肯斯的路易斯安那大學學長,1989年成為選秀狀元後,該年9月就在大聯盟投球。
史肯斯的初登板用了84球,投完4局退場,被敲6支安打,失3分,投出2次四壞球和7次三振,其中有17球超過100哩、6球突破101哩,最快101.9哩寫下海盜隊史先發投手最快球速紀錄。
史肯斯到底有著什麼樣的能力,讓大多數的球探給予突破天際的評價?
在速球方面,球探們給史肯斯的分數大多在70~80之間(球探評級,最低40,最高80),70意謂著穩定進入明星賽,且至少有兩種超過平均水準的球路,以及絕佳的控球,80則是棒球場上的最高境界,是絕對的王牌、未來的名人堂投手。
史肯斯是年輕先發投手中,極少數可以100哩速球連發的人才,初登板面對首位打者陶克曼(Mike Tauchman),6球中就有5球飆破100哩,他可以穩定地投球100哩左右的速球,被認為是2009年史特拉斯堡(Stephen Strasburg)之後,有著「最純粹」速球的新人投手。
整體來說,史肯斯擁有4種速球以外的球路,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85哩前後的滑球,幅度不見得大,但明顯產生位移的時間較晚,容易造成打者重心失衡。另外就是在首戰用了大約20顆的指叉球,這在台灣一般稱為小叉或快速指叉球的球路,均速達到94.8哩,已經比許多投手的速球要快了,相當驚人。
史肯斯擁有幾乎所有王牌投手所需要的條件,海盜投手發展特別顧問Dewey Robinson認為他是所有球隊都想要、十年一遇的球員。
大谷翔平休兵、飆勒復出手感不OK 道奇本季系列賽對教士沒優勢
在周日的比賽中,大谷翔平休一天,23個月來首度在大聯盟登板的飆勒(Walker Buehler)只先發3.1局,失3分退場,最終以0比4輸給達比修有先發7局無失分的聖地牙哥教士。
做為同區宿敵,道奇過去經常壓著教士打,本季也以5.5場勝差領先對方,在國聯西區獨走,但奇怪的是,今年的對戰中,卻未能在系列賽中取得優勢,3月的韓國首爾開幕戰是1勝1敗,4月中在聖地牙哥與剛結束的主場3連戰,道奇都是1勝2敗。
也因為暫時失去這項優勢,「宇宙道奇」勝率0.643在30隊中落後費城人、金鶯和勇士,排名第4。但以一整季162場例行賽來看,這只是一項微小的不利因素,而飆勒的復出,以及大谷開季42場的比賽的第二度全程坐冷板凳,都是這支昂貴且戰力超群的球隊耐心面對的最佳證明。
29歲的飆勒在2018年就被視為柯蕭(Clayton Kershaw)之後的道奇王牌接班人,2019年單季拿下14勝,並一度投出單場16次三振且無保送的紀錄, 2021年投破200局,並拿下16勝,可惜在2022年6月動了韌帶重建手術,一直到周日才又在大聯盟登板。
飆勒復出戰的表現實在不算理想,3.1局用了77球,被敲5支安打,投出2次四壞,被敲2發全壘打,而且好球率不到6成,甚至一度砸中韓籍游擊手金河成,教頭羅伯茲(Dave Roberts)說:「很難忽略他已經兩年沒投球的事實。」
過去在洛杉磯天使時期,大谷翔平休兵不是一件奇怪的事,特別是在「投打二刀流」的階段,必須在投球前一天、或前後各一天完全休息, 避免過勞。但今年在道奇就比較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了,在不必投球且專打指定打擊之下,「不讓大谷下場」絕對是一件非常浪費戰力的事。
大谷在周六賽前訓練時就感到腰部有點緊繃,比賽中到了第4打席,狀況變得有點嚴重,即便周日感覺好多了,但教練團還是決定讓他「放假」一天。
大谷說:「我被告知要休一天,這比我預期的要早一天。」他對這項指令並沒有反彈,羅伯茲說:「就長遠來看,我們需要他持續保持健康,這麼做是需要的。」
今永昇太宰制大聯盟武器 上升速球與絕無僅有的左投指叉球
30歲的芝加哥小熊隊日籍左投今永昇太正在創造一種不可能,用絕無僅有的投球型態來宰制大聯盟,並顛覆普遍認定的投球理論。
美國時間5月7日,今永在主場面對聖地牙哥教士隊,大聯盟生涯首次在進入第8局時仍站在投手丘上,並且累積連兩場投7局無失分、連16.1局無失分,可惜被普羅法(Jurickson Profar)敲出2分全壘打,不但勝投飛了,防禦率也首度超過1,來到1.08。
僅管如此,今永的防禦率仍在大聯盟防禦率榜排名第一,生涯前7場的防禦率與僅有5次四壞球,都寫下1913年將自責失列入官方紀錄後的新低。
為什麼合約4年5300萬美元的今永昇太,投球表現會優於同期赴美的山本由伸與大前輩達比修有,甚至投出王牌架勢、賽揚獎等級的投球內容?
這是近期美國媒體與專家熱議的話題,大聯盟官網作家David Adler日前就以長達5千字的篇幅說明了今永為什麼能夠在大聯盟投出如此驚人的戰果,主要是兩大關鍵,一是威力無邊的上升快速球,一是獨一無二的左投指叉球。
投完前7場,今永昇太的四縫線速球均速僅92哩,比2024年大聯盟平均值的94哩足足少了2哩,但就是這顆使用率高達57.1%的球讓他能夠大殺四方,有媒體稱之為「慢速」快速球(slow fastball),也許也可以球迷間經常提到的「軟球」來稱呼。
今永的表現證明了球速不過就是個數字。根據Statcast的統計,高於四縫線速球位移平均值的數據中,今永的3.2吋排名全大聯盟第4,僅次於道奇隊Alex Vesia、釀酒人隊Tobisa Myers與紅襪隊Kutter Crawford。而他的速球所製造的垂直位移總值19.1吋,也只比以上升速球為金字招牌的3屆賽揚獎投手韋蘭德(Justin Verlander)少0.1。
除了出手點較低以及平均達2424轉的高轉速外, 今永的速球還有反向旋轉這項特色,這意味著其每一轉的動能都轉換到上升軌跡上,因此打者往往會覺得他的速球進壘點會在比實際位置更低的地方,造方就算速度不到150公里也打不好。
今永使用率第二多的球路是指叉球,達到30.3%,這數字對當今大聯盟來說是「顛覆性」的,因為前一次以指叉球為武器的左投得追溯到2017年水手隊的Aríel Miranda(前中信兄弟洋投米蘭達),但米蘭達那年的指叉球使用比例也不過是20.7%。因為一般來說,大聯盟左投在選擇垂直位移球路中,通常會採用變速球。
自從2008年啟用Statcast追蹤球路之後,今永是第6位單季投超過100顆指叉球的左投,而2024年球季也不過才開始一個半月而已。
本文作者:
謝岱穎
資深媒體工作者,1991年起主跑棒球線至今,曾任職於《自由時報》與《蘋果日報》,也擔任過《TSNA》專業體育平台總編輯。參與過中華職棒發極盛而衰,再回歸球迷懷抱的過程,另有超過百場的美國大聯盟採訪經驗,亦有日本職棒、韓國職棒、奧運和經典賽等現場採訪經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期的「最大條」莫過於匹茲堡海盜開箱2023年選秀狀元史肯斯,熱度絕對不輸大谷翔平。
5月29日才要滿22歲的史肯斯,去年7月18日與海盜簽約,就創造史上最高的920萬美元簽約金紀錄,並在季前大聯盟官網百大新秀中排名第三。今年開季直接從3A開始,先發7場,在27.1局中送出45次三振,三振比率高達42.9%,防禦率0.99,WHIP每局被上壘率0.915。
海盜隊在5月9日將史肯斯升上大聯盟,並在11日先發對上芝加哥小熊,簽約後不到10個月就在大聯盟出賽,在歷史上僅次於1989年金鶯隊的麥當勞(Ben McDonald),麥當勞是史肯斯的路易斯安那大學學長,1989年成為選秀狀元後,該年9月就在大聯盟投球。
史肯斯的初登板用了84球,投完4局退場,被敲6支安打,失3分,投出2次四壞球和7次三振,其中有17球超過100哩、6球突破101哩,最快101.9哩寫下海盜隊史先發投手最快球速紀錄。
史肯斯到底有著什麼樣的能力,讓大多數的球探給予突破天際的評價?
在速球方面,球探們給史肯斯的分數大多在70~80之間(球探評級,最低40,最高80),70意謂著穩定進入明星賽,且至少有兩種超過平均水準的球路,以及絕佳的控球,80則是棒球場上的最高境界,是絕對的王牌、未來的名人堂投手。
史肯斯是年輕先發投手中,極少數可以100哩速球連發的人才,初登板面對首位打者陶克曼(Mike Tauchman),6球中就有5球飆破100哩,他可以穩定地投球100哩左右的速球,被認為是2009年史特拉斯堡(Stephen Strasburg)之後,有著「最純粹」速球的新人投手。
整體來說,史肯斯擁有4種速球以外的球路,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85哩前後的滑球,幅度不見得大,但明顯產生位移的時間較晚,容易造成打者重心失衡。另外就是在首戰用了大約20顆的指叉球,這在台灣一般稱為小叉或快速指叉球的球路,均速達到94.8哩,已經比許多投手的速球要快了,相當驚人。
史肯斯擁有幾乎所有王牌投手所需要的條件,海盜投手發展特別顧問Dewey Robinson認為他是所有球隊都想要、十年一遇的球員。
大谷翔平休兵、飆勒復出手感不OK 道奇本季系列賽對教士沒優勢
在周日的比賽中,大谷翔平休一天,23個月來首度在大聯盟登板的飆勒(Walker Buehler)只先發3.1局,失3分退場,最終以0比4輸給達比修有先發7局無失分的聖地牙哥教士。
做為同區宿敵,道奇過去經常壓著教士打,本季也以5.5場勝差領先對方,在國聯西區獨走,但奇怪的是,今年的對戰中,卻未能在系列賽中取得優勢,3月的韓國首爾開幕戰是1勝1敗,4月中在聖地牙哥與剛結束的主場3連戰,道奇都是1勝2敗。
也因為暫時失去這項優勢,「宇宙道奇」勝率0.643在30隊中落後費城人、金鶯和勇士,排名第4。但以一整季162場例行賽來看,這只是一項微小的不利因素,而飆勒的復出,以及大谷開季42場的比賽的第二度全程坐冷板凳,都是這支昂貴且戰力超群的球隊耐心面對的最佳證明。
29歲的飆勒在2018年就被視為柯蕭(Clayton Kershaw)之後的道奇王牌接班人,2019年單季拿下14勝,並一度投出單場16次三振且無保送的紀錄, 2021年投破200局,並拿下16勝,可惜在2022年6月動了韌帶重建手術,一直到周日才又在大聯盟登板。
飆勒復出戰的表現實在不算理想,3.1局用了77球,被敲5支安打,投出2次四壞,被敲2發全壘打,而且好球率不到6成,甚至一度砸中韓籍游擊手金河成,教頭羅伯茲(Dave Roberts)說:「很難忽略他已經兩年沒投球的事實。」
過去在洛杉磯天使時期,大谷翔平休兵不是一件奇怪的事,特別是在「投打二刀流」的階段,必須在投球前一天、或前後各一天完全休息, 避免過勞。但今年在道奇就比較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了,在不必投球且專打指定打擊之下,「不讓大谷下場」絕對是一件非常浪費戰力的事。
大谷在周六賽前訓練時就感到腰部有點緊繃,比賽中到了第4打席,狀況變得有點嚴重,即便周日感覺好多了,但教練團還是決定讓他「放假」一天。
大谷說:「我被告知要休一天,這比我預期的要早一天。」他對這項指令並沒有反彈,羅伯茲說:「就長遠來看,我們需要他持續保持健康,這麼做是需要的。」
今永昇太宰制大聯盟武器 上升速球與絕無僅有的左投指叉球
30歲的芝加哥小熊隊日籍左投今永昇太正在創造一種不可能,用絕無僅有的投球型態來宰制大聯盟,並顛覆普遍認定的投球理論。
美國時間5月7日,今永在主場面對聖地牙哥教士隊,大聯盟生涯首次在進入第8局時仍站在投手丘上,並且累積連兩場投7局無失分、連16.1局無失分,可惜被普羅法(Jurickson Profar)敲出2分全壘打,不但勝投飛了,防禦率也首度超過1,來到1.08。
僅管如此,今永的防禦率仍在大聯盟防禦率榜排名第一,生涯前7場的防禦率與僅有5次四壞球,都寫下1913年將自責失列入官方紀錄後的新低。
為什麼合約4年5300萬美元的今永昇太,投球表現會優於同期赴美的山本由伸與大前輩達比修有,甚至投出王牌架勢、賽揚獎等級的投球內容?
這是近期美國媒體與專家熱議的話題,大聯盟官網作家David Adler日前就以長達5千字的篇幅說明了今永為什麼能夠在大聯盟投出如此驚人的戰果,主要是兩大關鍵,一是威力無邊的上升快速球,一是獨一無二的左投指叉球。
投完前7場,今永昇太的四縫線速球均速僅92哩,比2024年大聯盟平均值的94哩足足少了2哩,但就是這顆使用率高達57.1%的球讓他能夠大殺四方,有媒體稱之為「慢速」快速球(slow fastball),也許也可以球迷間經常提到的「軟球」來稱呼。
今永的表現證明了球速不過就是個數字。根據Statcast的統計,高於四縫線速球位移平均值的數據中,今永的3.2吋排名全大聯盟第4,僅次於道奇隊Alex Vesia、釀酒人隊Tobisa Myers與紅襪隊Kutter Crawford。而他的速球所製造的垂直位移總值19.1吋,也只比以上升速球為金字招牌的3屆賽揚獎投手韋蘭德(Justin Verlander)少0.1。
除了出手點較低以及平均達2424轉的高轉速外, 今永的速球還有反向旋轉這項特色,這意味著其每一轉的動能都轉換到上升軌跡上,因此打者往往會覺得他的速球進壘點會在比實際位置更低的地方,造方就算速度不到150公里也打不好。
今永使用率第二多的球路是指叉球,達到30.3%,這數字對當今大聯盟來說是「顛覆性」的,因為前一次以指叉球為武器的左投得追溯到2017年水手隊的Aríel Miranda(前中信兄弟洋投米蘭達),但米蘭達那年的指叉球使用比例也不過是20.7%。因為一般來說,大聯盟左投在選擇垂直位移球路中,通常會採用變速球。
自從2008年啟用Statcast追蹤球路之後,今永是第6位單季投超過100顆指叉球的左投,而2024年球季也不過才開始一個半月而已。
本文作者:
謝岱穎
資深媒體工作者,1991年起主跑棒球線至今,曾任職於《自由時報》與《蘋果日報》,也擔任過《TSNA》專業體育平台總編輯。參與過中華職棒發極盛而衰,再回歸球迷懷抱的過程,另有超過百場的美國大聯盟採訪經驗,亦有日本職棒、韓國職棒、奧運和經典賽等現場採訪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