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即將於本月中舉行大選,爭取連任的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表示,我方代表處應該比照國際慣例改用「台北」,外交部表示「尊重立國內部各方意見的表達」。對此,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今(9)日示警,這與八年前的「甘比亞事件」頗有相似之處,是中國大陸利用「精準打擊」對520演說施壓?還是背後隱藏更深層的「大國角力」賽局?恐怕不是一句「尊重」與「共識」就能輕描淡寫的帶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彥秀指出,立陶宛總統瑙塞達日前表示可能改變「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名稱,以穩定對中國大陸關係,我國駐立陶宛代表處可能遭更名回「台北」,相對於大張旗鼓對徐巧芯提告,外交部昨天輕描淡寫的回應「尊重立陶宛內部各方意見的表達,這是民主國家常態。」

李彥秀回憶,2021年7月,吳釗燮在發布會上稱,將在立陶宛首都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更能讓歐洲朋友清楚明白,我們代表的是 2,350 萬名台灣人,意義非常重大」,立陶宛也是我國「唯二」以台灣為名的駐外代表處,另一個則是東非,未獲得國際普遍承認的索馬利蘭。

李彥秀提及,當時,美國在台協會(AIT)也發布正式聲明「支持蔡英文政府的這一舉動」,顯然,立陶宛選在在520前十天,大動作更改我代表處名稱,立陶宛背後的壓力,顯然不僅是針對即將上任的賴清德,以及就職演說,更是箭指背後的美國,這讓人想起8年前的「甘比亞事件」。

李彥秀回憶,馬英九任內推動「活路外交」,以柔性、釋出善意方式,避免與中國大陸在外交上進行對抗,爭取台灣的國際外交空間,在此默契下,雙方互不挖邦交國,也避免在外交上採取刺激的作法,2013年時任甘比亞總統賈梅宣布基於「國家戰略利益」,決定和中華民國斷交,並試圖與對岸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但中共基於兩岸「默契」,遲遲未與甘比亞建立。

李彥秀續指,直到2016年1月16日蔡英文當選總統,2016年3月17日,中共與甘比亞復交,當時,就被認為是針對蔡英文520就職演說,八年前的「甘比亞事件」,與八年後的「立陶宛更名」頗有相似之處。

李彥秀質疑,更名傳言,究竟是立國總統瑙塞達的個人意願?中國大陸利用「精準打擊」對520演說施壓?還是背後隱藏更深層的「大國角力」賽局?恐怕真的不是一句「尊重」與「共識」就能輕描淡寫的帶過。

「台灣要當棋手?還是棋子?繼續逢中必反?還是等距外交?」李彥秀認為,恐怕才是賴清德與國安外交團隊必須要有的「戰略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