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國會大選在10日落幕,總統尹錫悅所屬的執政黨國民力量黨(People Power Party)遭在野陣營以壓倒性優勢擊敗,這個選舉結果似乎也說明了,對韓國民眾來說,象徵國內民生議題的蔥價,比象徵國際局勢的台灣,更能左右他們的選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韓國國會大選落幕,許多專家都在分析執政黨慘敗原因。這次大選被視為對尹錫悅政府的一次信任投票,《朝鮮日報》在投票前曾刊登了韓國經濟社會研究院專家盧政泰的分析,盧政泰以「核心不是蔥,而是台灣」為題切入大選,認為選戰主軸應聚焦在國際局勢。

盧政泰表示,「大蔥問題」不容忽視,但這次國會選舉的核心爭論點是「台灣」。盧政泰解釋,如今世界籠罩在戰爭的烏雲之下,台灣海峽也是如此,並引述外媒對馬祖海底電纜遭破壞的報導,指出兩岸間的「水下戰爭」已經悄悄開始。美國共和黨議員蓋拉格(Mike Gallagher)也曾說過,在經濟或網路攻擊的意義上,可以認為中國入侵台灣的行動已經展開。

盧政泰強調,在台海如今的局勢下,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的黨代表李在明,竟說韓國不應介入兩岸問題,「對台灣和中國說謝謝就行了,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國內問題如何,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盧政泰批評李在明的說法缺乏政治敏感度,也與國際社會的共識相背。台灣海峽是每天流通全球50%商業交易量的管道,重要性堪稱是韓國的生命線,且如果兩岸發生武力衝突,韓國作為美國的盟友,也很難說這場戰爭只是「別人家的事」。

盧政泰最後結論,國際局勢和地緣政治的變化,比國內農產品的價格更重要,將會決定之後數十年甚至幾百年的國運,何者是這次選戰的「真正問題」,答案不言而喻。

然而,從國會大選執政黨慘敗的事實來看,韓國選民的看法顯然與盧政泰不太一樣。尹錫悅是否被蔥價議題擊倒?《BBC》報導也有分析指出,尹錫悅先前曾發生一系列的外交失言風波,加上韓國民眾對捲入眾多爭議的第一夫人金健熙仇恨度很高,都是執政黨敗選原因。

而在外交方面,尹錫悅大力推動與美國和日本等民主國家的交流往來,對中國立場強硬,然而,這也造成北韓與韓國之間關係緊張,且韓國民眾對日本的歷史情結,種種因素皆讓尹錫悅的外交路線未如預期替他加分。並且,尹錫悅雖在外交場合高舉民主,但是在國內政治上,尹錫悅給人的印象卻是固執、不易妥協,甚至近乎獨裁,這也降低了尹錫悅所主張外交路線的正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