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馬英九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舉行「馬習二會」,馬英九將「中華民國」改口為「中華民族」、談及「一中各表」、「九二共識」等舉動,在台灣政壇激起不少討論;習近平也重申反對「台獨」分裂活動,兩岸都是中國人、一家人,鼓勵雙方多來往。然而分析認為,無論馬習舉辦多少次會晤,兩岸統一的前景依舊渺茫,關鍵在於民主與專制壓根就難以融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中國官媒《新華社》通稿,習近平在會晤中提出4點聲明,第一是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一個堅強統一的國家,始終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命運所繫,兩岸同胞要堅決反對「台獨」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共同追求和平統一的美好未來,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要不分裂國家,只要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一家人,兩岸同胞完全可以坐下來,就「家裡人的事」先接觸交流起來,增進了解,累積互信,化解矛盾,尋求共識。

第二,堅定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讓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過上更好的日子,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有能力帶領14億多大陸同胞過上好日子,也完全有能力與台灣同胞一起共創美好未來。

第三,堅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中,共同建構了包括寶島台灣在內的祖國疆域,共同書寫了中國歷史,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共同培育了民族精神,兩岸同胞從來都是一家人,應該常來常往,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北京將採取更有力措施推動兩岸交流,熱誠邀請廣大台灣同胞多去大陸走走,也​​樂見大陸民眾多去「祖國寶島」看一看。

第四,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經過百年奮鬥,成功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不僅實現了孫中山當年描繪的藍圖,還創造了許多遠遠超出孫中山設想的成就,民族復興的歷史車輪滾滾向前,需要兩岸同胞同心共創、接續奮鬥,也終將在兩岸同胞的接力奮鬥中實現,歡迎台灣青年前去「祖國大陸」追夢、築夢、圓夢,兩岸青年互學互鑑、相依相伴、同心同行,為實現民族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然而,《自由亞洲電台》、《美國之音》引述多位中國專家學者表示,兩岸關係最大的障礙在於「政治制度差異」,如果北京不轉向民主自由體制,空談兩岸統一就毫無意義,畢竟台灣已經實現了民主憲政,實行主權在民,民眾有透過選舉產生領導人的權利,而中國目前實行的仍然是專制制度。

此外,此前曾有報導指,馬習二會原定週一登場,卻被改到週三,應該是考量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將在同一天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雙邊峰會,中國希望藉此機會分散外界注意力,似有與美日抗衡的意味。

分析並指出,馬英九多次前往中國,除了有「大陸情節」以外,也是因仍對中國共產黨抱有幻想,以為還能和平解決台海兩岸的歷史問題,但無非就是被用來進行政治秀,「馬習二會」選在賴清德520就職前並非單純巧合;北京也希望藉由馬英九此行,向國際社會表達「兩岸同屬一中」,而馬英九避談兩岸互不隸屬的事實,也成為中共眼中的好用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