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馬英九今(10)日下午於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會前兩人微笑握手,簡短致詞後開始進行閉門會議。馬習兩人繼2015年後再次見面,對此,《CNN》引述學者說法指出,中國希望藉著馬習二會來表明其「胡蘿蔔的可信度和持久性」,並向中國民眾證實,「我們沒有失去台灣人民的心」。
《CNN》指出,馬習兩人時隔9年的重聚,與兩岸之間不斷擴大的政治分歧形成鮮明對比。報導引述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中國高級分析師Amanda Hsiao的說法,Amanda Hsiao指出北京藉著馬英九訪中行,再次表明只有接受「兩岸同屬一中」的台灣人士,才有可能進行兩岸對話,等於是在向賴清德政府施壓。
Amanda Hsiao表示,而對中國來說,馬英九的到來也是一種面向國內民眾的保證,即北京並未失去台灣人心,仍然有文化和歷史的淵源將兩岸聯繫在一起,民進黨並不代表台灣的主流觀點。
澳洲國立大學的政治學者宋文笛則認為,北京對馬英九的關注,也暴露出中國無法在台灣找到另一位具有同等地位、願意對中國立場持鴿派的政治人物。
宋文笛指出,北京除了希望透過馬英九向賴清德政府施壓,也要藉著馬習二會向外界發出信號,即北京能夠善待友人,「胡蘿蔔」具有可信度和持久性,希望世界各地的政治領導人能與北京交好。另外,馬英九訪中行也表明北京目前的首要選擇仍然是通過贏得台灣民心實現和平統一,雖然兩岸緊張持續加劇。
《CNN》報導指出,中國官方媒體往往稱呼馬英九為「先生」,沒有提及他曾是台灣總統的事實。馬英九自詡此次訪中為友誼和平之旅,但馬英九的身份認同與台灣的主流民意越來越格格不入,台灣目前只有不到3%的民眾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不到10%的民眾支持立即或未來的兩岸統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不願意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專家認為馬習二會不會給兩岸關係帶來任何實質改變,Amanda Hsiao表示,兩人會面更多是一種象徵意義,試圖塑造一種有利於兩岸關係的敘事。宋文笛則認為,馬英九希望以「唯一一位能夠與北京破冰的台灣領導人」被銘記,想要鞏固個人的政治遺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manda Hsiao表示,而對中國來說,馬英九的到來也是一種面向國內民眾的保證,即北京並未失去台灣人心,仍然有文化和歷史的淵源將兩岸聯繫在一起,民進黨並不代表台灣的主流觀點。
澳洲國立大學的政治學者宋文笛則認為,北京對馬英九的關注,也暴露出中國無法在台灣找到另一位具有同等地位、願意對中國立場持鴿派的政治人物。
宋文笛指出,北京除了希望透過馬英九向賴清德政府施壓,也要藉著馬習二會向外界發出信號,即北京能夠善待友人,「胡蘿蔔」具有可信度和持久性,希望世界各地的政治領導人能與北京交好。另外,馬英九訪中行也表明北京目前的首要選擇仍然是通過贏得台灣民心實現和平統一,雖然兩岸緊張持續加劇。
《CNN》報導指出,中國官方媒體往往稱呼馬英九為「先生」,沒有提及他曾是台灣總統的事實。馬英九自詡此次訪中為友誼和平之旅,但馬英九的身份認同與台灣的主流民意越來越格格不入,台灣目前只有不到3%的民眾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不到10%的民眾支持立即或未來的兩岸統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不願意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專家認為馬習二會不會給兩岸關係帶來任何實質改變,Amanda Hsiao表示,兩人會面更多是一種象徵意義,試圖塑造一種有利於兩岸關係的敘事。宋文笛則認為,馬英九希望以「唯一一位能夠與北京破冰的台灣領導人」被銘記,想要鞏固個人的政治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