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爆食物中毒案,造成2人死亡,其中一名死者檢體檢出「米酵菌酸」,成為台灣首例。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今(29)日表示,致病的唐菖蒲伯克氏菌汙染,容易落地生根,應盡快找到源頭,不要擴及本土。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回應,等到相關檢驗告段落,減少大眾恐慌後,將跨部會討論,如何進行環境、土壤調查,並針對椰子、玉米、米製品等製成產品的指引給民眾。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寶林茶室近期接連出現食物中毒個案,其中2人死亡,昨天公布一名死者檢體檢出「米酵菌酸」,而這也是全台首起米酵菌酸中毒事件。何美鄉今天受訪指出,過去米酵菌酸中毒很少被看到,文獻上也是有限,只有在少數幾個國家發生過,中國是近年來發生案例最多、研究也最多的國家。

何美鄉說,米酵菌酸是由Burkholderia gladioli(唐菖蒲伯克氏菌)汙染,因此現在要找出這個菌,現在不確定是哪一個食材或醬料有,但可以確定是在寶林廚房內有。唐菖蒲伯克氏菌是植物的菌,不是人類的病菌,生存的環境在20幾度到32度的潮濕環境,很容易落地生根,目前看起來已經在中國落地生根了,希望還沒進入台灣食物生態,找到的是進口食物,非台灣自產,並盡快控制在一定範圍內,沒有擴散到台灣植物、食物鏈與生態內。

對此,王必勝回應,唐菖蒲伯克氏菌一直都存在自然界,並非新出現的菌,只是有些環境比較多、有些少,台灣過去是否從來沒出現過,也是很難講,很難界定是入侵台灣,這要做環境上的調查,採樣土壤、進一步研究。

王必勝提到,米酵菌酸一定要透過唐菖蒲伯克氏菌汙染產品,才會產生,因此唐菖蒲伯克氏菌確實很重要,但在台灣土壤、自然界存在情況如何,需要再做調查。

媒體詢問,環境調查會由哪個部會處理?王必勝回應,目前會先把寶林茶室相關檢驗告段落,確認是否限縮在該餐廳、該段時間,屬個別狀況,減少大眾恐慌後,再去做環境調查、了解分布情況、如何預防唐菖蒲伯克氏菌等。該案影響層面廣,近期會召開跨部會討論,除討論環境調查外,還會整理相關食物中毒案,在食品上如何避開,在什麼樣的溫度、濕度、PH值環境上,才會產生,進而做出指引,提醒民眾在製作椰子、玉米、米製品等產品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更多「寶林茶室疑食物中毒案」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