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演進,民眾的性別平權意識也逐步興起。近期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就盤點4種常見食材的俗稱,涉及性別歧視,更提出替代名稱,讓性別意識得以種下種子、慢慢發芽。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昨(25)日發文指出,「處女蟳、大陸妹、美人腿打某菜」等食材的名稱,都剛好以女性相關的文字進行命名,有些命名是帶著處女情結與性別迷思,有些命名呈現了對女性的輕佻這些隱藏在日常餐桌上的性別意識,正透過命名與稱呼習慣在影響著每一個人。
「不適切的稱呼習慣,會成為一種對待他者的粗暴與輕佻」,對此,性別平等教育季刊也提出了上述食材除去歧視之嫌的替代名稱,分別是「處女蟳」改稱「幼母蟳」、「大陸妹」改稱「福山萵苣」、「美人腿」改稱「筊白筍」以及「打某菜」改稱「茼蒿」,並逐一解釋其中緣由。
最後《性別平等教育季刊》也表示,無須過度責難慣用這些命名稱呼的人,畢竟這些約定俗成是長期性別權力不對等所致。或許,我們可以保持一點同理心,在每一次食材上桌的時候就趁機進行溝通,讓性別意識得以種下種子、慢慢發芽,一起邁向性別平等的社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適切的稱呼習慣,會成為一種對待他者的粗暴與輕佻」,對此,性別平等教育季刊也提出了上述食材除去歧視之嫌的替代名稱,分別是「處女蟳」改稱「幼母蟳」、「大陸妹」改稱「福山萵苣」、「美人腿」改稱「筊白筍」以及「打某菜」改稱「茼蒿」,並逐一解釋其中緣由。
最後《性別平等教育季刊》也表示,無須過度責難慣用這些命名稱呼的人,畢竟這些約定俗成是長期性別權力不對等所致。或許,我們可以保持一點同理心,在每一次食材上桌的時候就趁機進行溝通,讓性別意識得以種下種子、慢慢發芽,一起邁向性別平等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