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摸發現硬塊!乳癌開刀不必挖掉胸大肌 整形式乳房切除術當道

▲透過自我檢測加上定期篩檢及早發現治療,可以提高是乳癌存活率。(圖,非當事人/NOWnews資料照片)
▲透過自我檢測加上定期篩檢及早發現治療,可以提高是乳癌存活率。(圖,非當事人/NOWnews資料照片)

家庭消費中心/綜合報導

一名年約40歲女性日前自行觸摸乳房,突然發覺有腫塊,趕緊就醫檢查,結果證實是乳癌第3期,隨即進行整形式乳癌手術等治療,術後再接受放射療法、抗荷爾蒙藥物,如今恢復良好,持續追縱中;醫師說,傳統乳癌手術對病人負擔大,如今整形式乳房切除手術結合縮乳、提乳等整形概念,在療效之外,也兼顧患者的美觀與心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柳營奇美醫院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羅智賢說,此病人先經小紅莓、紫杉醇等2種化療藥物治療後,再次進行影像檢查,發現腋下淋巴結及乳房腫瘤已縮小,隨後安排手術會診,而由於患者乳癌屬多發性,有2處腫瘤且橫跨2點鐘到4點鐘方位,因此決定採整形式乳癌切除手術及腋下淋巴結清除。

最終病理報告顯示,該名病人的乳癌腫瘤在化療下完全消失,傷口也復原良好,後續再進行完全乳房放射治療,並使用抗女性荷爾蒙藥物,以防乳癌復發。

▲外科醫師陳榮堅表示,曾經有研究指出,喜歡吃碳水化合物的人,發生乳癌的機率高於一般人67%。(示意圖/shutterstock)
▲整形式乳房切除手術結合縮乳、提乳等整形概念,兼顧患者的美觀與心理。(示意圖/shutterstock)
羅智賢表示,傳統乳癌手術著重「除惡務盡」,不只乳房完全拿掉,連胸壁的胸大肌也一併切除,但隨著醫學進步,保留乳房的觀念已被認可,肌肉也有機會保住,只需輔助放療以降低局部乳房的復發,長期存活率則與傳統手術相近。

針對整形式乳房切除手術,羅智賢說,其採用縮乳及提乳手術的概念,並保留癌症手術標準,在與惡性腫瘤有足夠安全距離的前提下設計手術切痕,而以此患者為例,為了切除2點鐘到4點鐘的乳癌腫瘤,團隊設計在左外側切口,並將乳頭內移,以爭取足夠的腫瘤切除範圍,最後再縫合雙側皮膚,並順應胸壁皮膚的紋路,以減少疤痕產生,也有較高機率降低切口邊緣殘存癌細胞。

羅智賢指出,乳癌患者在手術前應與外科醫師詳細討論,共同決定適切的手術時機與方式,並了解手術的必要性,以及保留乳房、整形的可行性,不但可降低失去乳房的心理壓力,手術品質也更能符合病人期待。

關鍵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