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2024年1月底統計,國內65歲以上人口數占18.43%,預計2025年將超過20%,成為「超高齡社會」,不過台北市已提前「達陣」,今年2月65歲以上人口占比已達22.2%,信義區更高達24.1%,平均每4人中有1人是長者,為此北市衛生局呼籲市民加強運動,以防肌少症影響生活品質。
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周真貞說,依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身體活動的建議、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以上運動,國人運動量仍不足,不論成人或老人,尚需增加每週2天中等強度以上主要肌群的肌力強化訓練,老人更建議每週3天以上中等強度以上強調功能平衡與肌力的多元性運動訓練,以增強生活功能、預防跌倒。
周真貞表示,肌少症病人的肌肉力量、質量或生理表現都會下降,常合併衰弱症,嚴重者會造成行動不便或失能,而近年重量訓練雖成為風潮,但姿勢不正確或訓練過度,造成下背痛、膝關節受傷者也愈來愈多,提醒運動前應了解自身的柔軟度和體能狀況,並諮詢專業人員。
針對肌少症,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運動健康管理科主任陳盈勳醫師則說,若養分攝取不足,會加速肌少症惡化,如再加上運動量不足,造成更多的脂肪堆積,還可能形成肥胖型肌少症。
陳盈勳指出,肌少症評估包含肌肉質量(四肢骨骼肌質量)、肌肉力量(手部握力)、體能表現(站起坐下5次時間)等3面向,評估後通常會提供個別化的居家運動處方,包含運動類型、運動頻率、運動強度及運動時間等4部份,並轉介至物理治療師或運動健身教練協助訓練;肌少症目前雖無明顯療效的藥物,但適當且有效率的運動,搭配蛋白質攝取,將可明顯獲改善。
周真貞表示,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今年針對熟齡者推出健身入門課程,提供新的運動選擇,避免運動受限天候導致中斷,也呼籲民眾應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選擇訓練方式、強度和頻率,達成要體能、不要傷害。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周真貞表示,肌少症病人的肌肉力量、質量或生理表現都會下降,常合併衰弱症,嚴重者會造成行動不便或失能,而近年重量訓練雖成為風潮,但姿勢不正確或訓練過度,造成下背痛、膝關節受傷者也愈來愈多,提醒運動前應了解自身的柔軟度和體能狀況,並諮詢專業人員。
針對肌少症,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運動健康管理科主任陳盈勳醫師則說,若養分攝取不足,會加速肌少症惡化,如再加上運動量不足,造成更多的脂肪堆積,還可能形成肥胖型肌少症。
陳盈勳指出,肌少症評估包含肌肉質量(四肢骨骼肌質量)、肌肉力量(手部握力)、體能表現(站起坐下5次時間)等3面向,評估後通常會提供個別化的居家運動處方,包含運動類型、運動頻率、運動強度及運動時間等4部份,並轉介至物理治療師或運動健身教練協助訓練;肌少症目前雖無明顯療效的藥物,但適當且有效率的運動,搭配蛋白質攝取,將可明顯獲改善。
周真貞表示,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今年針對熟齡者推出健身入門課程,提供新的運動選擇,避免運動受限天候導致中斷,也呼籲民眾應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選擇訓練方式、強度和頻率,達成要體能、不要傷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