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與印度簽訂MOU一事引大眾關注,由台灣新動力智庫舉辦、台灣印度協會籌備處協辦的「台、印移工會議 – 跨界勞動影響下的勞工權益及文化理解」研討會在今(21)日於台灣大學校友會館舉辦,在場學者認為台灣民眾對印度普遍認識不足、政府對民眾的溝通對話也不足和準備作業也不夠充足。除了印度協會學者,也邀來移工民間團體和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專委胡欣野參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印度協會籌備處主任兼德國波昂大學社會學博士孫治本表示,現在印度移工主要是到海灣國家工作,可以獲得薪水較高,但台灣薪資對他們來說確實也很有吸引力,印度長期以來都很重視把人力輸出到其他國家,並且在海外也有將近1800萬名印度移工,當然會希望能讓印度移工引入台灣。

清大印度中心副主任、台灣印度研究協會理事長方天賜說明,台灣目前有缺工難題,且邁入高齡化社會後缺工現象只會越來越嚴重。印度是當今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在各國面臨少子化、高齡化浪潮當下,印度仍有許多人口紅利,而現在印度與台灣展開勞務合作,等於是願意跟台灣分享人口紅利,讓未來台灣社會的勞力不致於匱乏。

▲研討會上聚集各界專家和政府單位官員。(圖/翻攝自臉書)
▲研討會上聚集各界專家和政府單位官員。(圖/翻攝自臉書)
不過印度移工的議題在台灣受到廣泛地討論,甚至有民眾自發性地上街抗議,造成民眾人心惶惶。方天賜認為對民眾來說有點太突然,「感覺像在買福袋,不知道打開來裡頭是什麼,有人說裡面會很好,有人則會猜裡面的東西,所以大家會憂慮。」

方天賜補充,我國在引進印度移工上,認識不夠、溝通不夠,而且準備也不足。社會對印度的不了解,才會造成國人的歧視跟誤解,政府在政策溝通上也僅是單向宣傳,而非雙向、多向溝通,才會造成民眾反彈。

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移工政策處主任汪英達指出,再提引入印度移工前,應先改善台灣的移工法規。現在台灣強迫勞動猖獗,在台移工幾乎涵蓋ILO強迫勞動公約11項指標,然而勞動部幾乎沒有回應,這情況讓印度移工來台恐怕只是新增更多人被虐待。

他進一步表示,現在印度移工的議題政府百分百站在雇主立場,完全沒有站在移工或本國勞工處境來看,讓人感到遺憾和荒唐,「通譯人才不足下,語言會是一個問題,且家事移工至今未納勞基法保障,沒有加班費、薪資遠低於國內其他勞工,但勞動部毫無解決決心,印度移工來台後,勢必有更多申訴跟移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