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立法院院會多名立委因不在場而趕不上質詢,立法院長韓國瑜今天邀集三黨總召「非正式協商」,結果未有結論。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會後表示,希望事緩則圓,誰的疏失不重要,希望下次韓國瑜正式協商時,能夠「校正回歸」。
過去一段時間,民進黨團的作風極為強悍,動輒就把在野黨的主張打成「違憲」,上周五事件發生後,民進黨立委第一時間就定調是韓國瑜「沒收質詢」,質疑韓國瑜早早結束院會「是要出去玩還是喝酒?」並聲稱是立法院質詢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但柯建銘卻從頭到尾沒有批評過韓國瑜,再看看柯建銘今天的態度,誰是誰非其實已經有定論了。
立法院的總質詢和地方議會不同,很多地方議會的總質詢是排定每個議員的質詢時段,議員在規定時間內要幾點到都隨意,如果議員臨時因故不出席,縣市長和所有官員「抓蝨母相咬」也得乾等。
但立法院則是如果立委不到場,就直接跳下一個委員,立委唱名不到被跳過的戲碼,在各委員會每天都在上演,如果這叫「沒收質詢」,那立法院的委員會每天都在「沒收質詢」。只是因為委員會的質詢機會多,院會的總質詢每會期只有一次,所以立委多半比較看重總質詢,所以才會大發雷霆。
這次事件關鍵的立委是民進黨立委陳亭妃、國民黨羅明才、民進黨立委洪申翰。陳亭妃聲稱自己原本上午11點40分就到場要質詢,但因為韓國瑜要接見外賓,只能下午質詢,所以不得已改書面質詢,她還抱怨即便韓國瑜有事,也可以讓副院長江啟臣主持院會,並為了自己到場的時間和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大打口水戰。
但從立法院的會議轉播系統可以清楚看出,王鴻薇當天質詢的時間是11點50分到12點7分,不管陳亭妃當時在哪裡,都不可能在12點前站上質詢台。立法院總質詢期間,閣揆和閣員必須要利用中午休息時間處理公務,所以慣例是質詢只到12點前上台的立委質詢結束就休息。不管陳亭妃當時在不在場,都不可能在上午完成質詢,去牽拖韓國瑜根本毫無道理。
陳亭妃因為另有要務改書面質詢是立委的權力,但因為改得太臨時所以讓後面要質詢的立委措手不及,排在陳亭妃後面的羅明才因為人在立法院外趕不回來,所以也改書面質詢,之後洪申翰和後續一堆的藍綠委就像骨牌一樣,每個都唱名三次不到而無法質詢。
民進黨立委第一時間劍指韓國瑜,說韓國瑜是「沒收質詢」,之後說韓國瑜大可以酌情處理,接著又說是立法院幕僚沒有告知,檢討來檢討去,就是不承認自己有疏失。
根據目前傳出的訊息,立法院議事人員在下午開會前已經通知所有立委陳亭妃改書面質詢,只是沒有告知確切可以質詢的時間。但事實上立院幕僚不可能去預測立委要不要出席質詢、要質詢多久,所以也不可能給出精確的時間。
立委因為前一棒質詢的立委臨時改書面質詢而來不及到場,並非沒有發生過,只是當時影響的人數沒有這麼多,所以沒有引發這麼熱烈的討論。但一般而言,立委總質詢為了避免意外的情況,通常都會提早一人次到兩人次到現場。如果洪申翰能提早一人次到現場,所有的問題都不會發生,但洪申翰沒有做好準備,所以才有後面一連串的問題。而洪申翰身為不分區,卻導致一堆綠委無法質詢,必然會引發同志的不滿,才會做賊喊抓賊,第一時間將矛頭指向韓國瑜。
民進黨團又稱,韓國瑜可以「技術性休息」來維護立委的質詢權,但其實當天韓國瑜已經拖到下午2點33分才宣布開會,其實已經是在技術性等羅明才了,實在拖不下去才宣布開會,讓羅明才改書面質詢。試問,既然韓國瑜沒有技術性休息幫羅明才,又有什麼道理要為洪申翰技術性休息?如果韓國瑜一開始就為了等羅明才,延後10分鐘才宣布開會,民進黨立委又會怎麼說?
這次事件的本質,其實是個別綠委的失誤、失職,但民進黨團卻膝反射式的把它變成藍綠對決,認為只要嘲弄韓國瑜就必然能得分,但隨著相關訊息逐漸釐清,輿論和網路風向顯然都不在民進黨團這一邊。經此一役之後,民進黨該認真思考,韓國瑜還是不是民進黨的提款機,過去的模式是否還能夠繼續?
●作者:單厚之/資深媒體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立法院的總質詢和地方議會不同,很多地方議會的總質詢是排定每個議員的質詢時段,議員在規定時間內要幾點到都隨意,如果議員臨時因故不出席,縣市長和所有官員「抓蝨母相咬」也得乾等。
但立法院則是如果立委不到場,就直接跳下一個委員,立委唱名不到被跳過的戲碼,在各委員會每天都在上演,如果這叫「沒收質詢」,那立法院的委員會每天都在「沒收質詢」。只是因為委員會的質詢機會多,院會的總質詢每會期只有一次,所以立委多半比較看重總質詢,所以才會大發雷霆。
這次事件關鍵的立委是民進黨立委陳亭妃、國民黨羅明才、民進黨立委洪申翰。陳亭妃聲稱自己原本上午11點40分就到場要質詢,但因為韓國瑜要接見外賓,只能下午質詢,所以不得已改書面質詢,她還抱怨即便韓國瑜有事,也可以讓副院長江啟臣主持院會,並為了自己到場的時間和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大打口水戰。
但從立法院的會議轉播系統可以清楚看出,王鴻薇當天質詢的時間是11點50分到12點7分,不管陳亭妃當時在哪裡,都不可能在12點前站上質詢台。立法院總質詢期間,閣揆和閣員必須要利用中午休息時間處理公務,所以慣例是質詢只到12點前上台的立委質詢結束就休息。不管陳亭妃當時在不在場,都不可能在上午完成質詢,去牽拖韓國瑜根本毫無道理。
陳亭妃因為另有要務改書面質詢是立委的權力,但因為改得太臨時所以讓後面要質詢的立委措手不及,排在陳亭妃後面的羅明才因為人在立法院外趕不回來,所以也改書面質詢,之後洪申翰和後續一堆的藍綠委就像骨牌一樣,每個都唱名三次不到而無法質詢。
民進黨立委第一時間劍指韓國瑜,說韓國瑜是「沒收質詢」,之後說韓國瑜大可以酌情處理,接著又說是立法院幕僚沒有告知,檢討來檢討去,就是不承認自己有疏失。
根據目前傳出的訊息,立法院議事人員在下午開會前已經通知所有立委陳亭妃改書面質詢,只是沒有告知確切可以質詢的時間。但事實上立院幕僚不可能去預測立委要不要出席質詢、要質詢多久,所以也不可能給出精確的時間。
立委因為前一棒質詢的立委臨時改書面質詢而來不及到場,並非沒有發生過,只是當時影響的人數沒有這麼多,所以沒有引發這麼熱烈的討論。但一般而言,立委總質詢為了避免意外的情況,通常都會提早一人次到兩人次到現場。如果洪申翰能提早一人次到現場,所有的問題都不會發生,但洪申翰沒有做好準備,所以才有後面一連串的問題。而洪申翰身為不分區,卻導致一堆綠委無法質詢,必然會引發同志的不滿,才會做賊喊抓賊,第一時間將矛頭指向韓國瑜。
民進黨團又稱,韓國瑜可以「技術性休息」來維護立委的質詢權,但其實當天韓國瑜已經拖到下午2點33分才宣布開會,其實已經是在技術性等羅明才了,實在拖不下去才宣布開會,讓羅明才改書面質詢。試問,既然韓國瑜沒有技術性休息幫羅明才,又有什麼道理要為洪申翰技術性休息?如果韓國瑜一開始就為了等羅明才,延後10分鐘才宣布開會,民進黨立委又會怎麼說?
這次事件的本質,其實是個別綠委的失誤、失職,但民進黨團卻膝反射式的把它變成藍綠對決,認為只要嘲弄韓國瑜就必然能得分,但隨著相關訊息逐漸釐清,輿論和網路風向顯然都不在民進黨團這一邊。經此一役之後,民進黨該認真思考,韓國瑜還是不是民進黨的提款機,過去的模式是否還能夠繼續?
●作者:單厚之/資深媒體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