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是老人家與照顧者最頭疼的問題,但不少民眾認為,只要看看醫生、吃個安眠藥就沒事了。國衛生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副研究級主治醫師鄭婉汝對《NOWnews今日新聞》指出,如果只靠安眠藥,可能會忽略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其他風險,但民眾也不用直奔醫院的睡眠中心,可以諮詢內科、精神科等基層診所,並主動詢問,讓醫師判斷是否轉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鄭婉汝指出,高齡長者的許多疾病表現會與青壯年人不同,隨著年齡增長,老人家的睡眠清醒閾值會逐漸降低、褪黑激素等生理機制運作時間也將提早,進而產生睡眠過程中容易清醒、每天的清醒時間提早等表現。

此外,鄭婉汝說,老年人與青壯年人的生理作息是截然不同的,年輕人熬夜到12點可能都沒事,但對於老年人來說,每晚10點左右就建議入睡、並確保7小時以上的連續睡眠,且一般來說,老人家天亮前後、5到6點醒來,都是正常現象,也不建議一直睡到7、8點。

若老人家有睡眠方面的困擾,鄭婉汝建議,民眾可以多注意長者是否有其他特殊症狀表現,比如睡覺打呼、張口呼吸、腿部不自主抽動、做夢時手舞足蹈、說夢話等,並在前往基層診所就醫時,主動詢問醫療人員,是否有進一步檢查的必要。

鄭婉汝提醒,長輩睡不好可能伴隨其他生理、心理的疾病,睡眠中心最常接到的就是從內科、精神科轉診過來的患者,但預約檢查也往往都要排隊等到3個月以後,因此一般來說,民眾不用在長者睡不好就直奔睡眠中心,可以先尋求基層醫療協助,避免長時間等待、也把檢察量能留給高風險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