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地震將滿13週年,當時海嘯的破壞令全球難以忘記,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近幾年日本當地相當關注東側的地震狀態,尤其在日本海溝的兩側,地震長期釋放的能量應該要差不多,不過當時311在海溝西側出現芮氏規模9地震後,13年來海溝東側卻鮮少有巨大的能量釋放,預估未來日本海溝東側,隨時會有芮氏規模達8以上的「外隆起地震」出現,甚至掀起30米高海嘯。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外隆起地震(outer rise)是什麼?

郭鎧紋接受《NOWnews》採訪說明,在海溝兩側分別有「板塊邊界型地震(海溝型地震)」和「海溝外緣隆起帶地震」,以日本海溝來說,板塊邊界型地震就是「太平洋板塊隱沒到北美大陸板塊的交界點」所引起的地震,就是一般常聽見的「海溝型地震」,位置在日本海溝西側。

而外隆起地震,則是太平洋板塊不斷往下、往西邊隱沒拉扯時,原本一起被往下拉的北美板塊無法承受該力道,因此出現反彈、往東的力道,導致地形隆起並重重壓在太平洋板塊上,就會產新許多新的斷層導致地震,位置在日本海溝東側。

▲在日本海溝西側,主要是「板塊邊界型地震」(紅箭頭),東側則是「外隆起地震」(黃箭頭)。(圖/郭鎧紋提供)
▲在日本海溝西側,主要是「板塊邊界型地震」(紅箭頭),東側則是「外隆起地震」(黃箭頭)。(圖/郭鎧紋提供)
郭鎧紋指出,從歷史資料來看,海溝兩側的「板塊邊界型(海溝型)地震」和「外隆起地震」,釋放能量應該要差不多,例如1896年,日本海溝西側,曾發生芮氏規模8.2的海溝型地震,史稱「明治三陸地震」,而在37年後,1933年日本海溝東側,就發生芮氏規模8.1的外隆起地震,史稱「昭和三陸地震」。

此外,位於爪哇島與蘇門答臘島間的「巽他海溝」,2004年海溝西側先發生芮氏規模9.1的海溝型地震,導致南亞大海嘯後,巽他海溝東側在2012年也發生芮氏規模8.6的外隆起地震,以上都是著名案例。

▲從歷史資料來看,海溝兩側的「板塊邊界型(海溝型)地震」和「外隆起地震」,釋放能量應該要差不多。(圖/郭鎧紋提供)
▲從歷史資料來看,海溝兩側的「板塊邊界型(海溝型)地震」和「外隆起地震」,釋放能量應該要差不多。(圖/郭鎧紋提供)
▲日本海溝在1896年和1933年,分別在東西側發生芮氏規模8.2、8.1的海溝型地震和外隆起地震。(圖/郭鎧紋提供)
▲日本海溝在1896年和1933年,分別在東西側發生芮氏規模8.2、8.1的海溝型地震和外隆起地震。(圖/郭鎧紋提供)
而視角轉回日本海溝,郭鎧紋提及,從311地震到現在,海溝西側已經發生11個超過芮氏規模7的強震,其中還有芮氏規模9的案例,但在海溝東側,13年來卻只有2個芮氏規模7以上地震,這也導致日本學者不斷發出警告,提醒民眾未來在海溝東側,有機會發生「外隆起地震」。

郭鎧紋也補充,日本新潟大學地質學家上田隼人,在2023年12月曾在國際期刊發表報告,指出在日本海溝海面下約7500公尺處,已經發現因海底大地震,導致海溝地形變化的直接證據,當地不只出現許多斷層,還造成26米的斷層崖。

郭鎧紋強調,這類「外隆起地震」是可以突然發生,也可以醞釀許久才出現,對日本而言,日本海溝東側若真的出現外隆起地震,由於距離較遠,本島震感可能不會非常大,不過後續引起的海嘯可能高達30公尺,屆時包括福島、宮城、岩手等縣,都會非常危險,也提醒經常旅日的台灣民眾,多少要掌握類似資訊。

▲從311大地震後,可以發現日本海溝(藍線)西側的大規模地震,遠多於東側。(圖/郭鎧紋提供)
▲從311大地震後,可以發現日本海溝(藍線)西側的大規模地震,遠多於東側。(圖/郭鎧紋提供)
▲日本海溝東側已發現不少斷層,可能隨時會有大規模地震發生。(圖/郭鎧紋提供)
▲日本海溝東側已發現不少斷層,可能隨時會有大規模地震發生。(圖/郭鎧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