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襲捲全球的美國鄉村音樂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巡迴演唱會話題不斷,引起各界討論「泰勒絲經濟學現象」(Swiftonomics),不過隨著演唱會在世界各國所帶起的經濟效益數字一個比一個還要驚人,開始有人分析質疑「過度誇大」。回頭探究這個名詞的原意,「泰勒絲經濟學現象」到底意味著什麼?
好猛!巡演還沒結束 就成了「全球演唱會票房破10億美元第一人」
小天后泰勒絲總計151場的時代巡迴演唱會(The Eras Tour)仍在進行中,自去(2023)年3月17日開始,將於今(2024)年12月8日結束。此次巡迴演唱橫跨5大洲,是泰勒絲本人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巡迴演唱會。根據音樂產業雜誌《Pollstar》於去年12月公布的「2023年全球演唱會」排行榜,當時泰勒絲的「時代巡迴演唱會」票房已破10億元大關,超越前輩艾爾頓強(Elton John)5年328場巡演締造約9.4億萬美元的紀錄,成為全球演唱會票房破10億美元第一人,待演出全數結束,總票房有望挑戰20億美元大關。
回顧過往全球巡迴演場會的「吸金」榜單,碧昂絲(Beyonce)、酷玩(Coldplay)、哈利史泰爾斯(Harry Styles)皆名列前矛,同為鄉村音樂歌手的摩根沃倫(Morgan Wallen)、英國創作歌手紅髮艾德(Ed Sheeran)也都榜上有名,但泰勒絲卻能從這些天王、天后、天團中,率先奪得票房破10億美元的里程碑,這代表著什麼?
「泰勒絲經濟學現象」一蹴擊發!帶動各地經濟的預估數字超驚人
拿下美國《時代雜誌》2023年度風雲人物的泰勒絲,其巡迴演唱會話題早已在去年引爆,當紅程度不僅僅只是導致售票網站癱瘓這麼簡單,更被知名媒體彭博社Bloomberg評為「泰勒絲經濟學」(Swiftonomics)現象,一位歌手的演場會與「經濟」扯上關係,想必其影響力非同凡響。
事實上,泰勒絲原本計畫將在2020年開始名為《Lover Fest》巡演,不料受疫情影響暫緩,直至去年3月,「時代巡迴演唱會」啟航,大部分的粉絲在看完演唱會後都給予相當高的評價,甚至有人大呼「這是泰勒絲出道以來最完整篇章的沈浸式體驗」,舞台聲光效果極佳,每首歌的演出看起來都像在不同的舞台上。
在巡演開始後不久,就已經有不少經濟學家在關注背後的經濟效益。首站墨爾本堪稱是截至目前演場會中經典中的經典,泰勒絲於當地板球場MCG共計舉行3場表演,每日都吸引近10萬觀眾入場。當時墨爾本官方試算,推估泰勒絲的到來將為當地帶來12億澳元的經濟效益,相當於247億新台幣。
泰勒絲在去年巡迴美國時,所及之處,萬人空巷,每場演唱會平均有近5.4萬名歌迷參加,而演唱會的受益人,絕非只有泰勒絲與他的團隊。要知道,一場成功的演唱會,將一併帶動一地的周邊、服裝時尚、餐飲旅宿和交通,「時代巡迴演唱會」受歡迎程度就是如此。難怪《CNBC》報導指出,這是場「野心勃勃」的巡演,所掀起的經濟效果,從聯準會到華爾街,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當時《富比世》表示,這場巡演等同為美國在疫情之後的經濟打了一劑強心針,估算將帶動高達46億美元的消費支出。
這位「印鈔機天后」今年的亞洲演唱會僅設有4站,分別是日本東京、新加坡、澳洲墨爾本、雪梨,吸引其他亞洲國家粉絲赴4地朝聖,他們不僅僅是「觀看演出」,有很大一部分的人甚至順便進行了一趟完整的旅行,為當地企業品牌與社會帶來大量資金。根據日本研究機構NET推算,短短4天的演唱會為東京帶來341億日幣,約71.3億元台幣的經濟效益,平均每名觀眾所帶來的邊際效應約15.5萬日幣,相當於3.24萬元台幣。
泰勒絲魅力恐造成「明星通膨」?「泰勒絲經濟效應」被誇大?
去年曾有國外經濟學家分析,泰勒絲和碧昂絲去年光是在北美就帶來近54億美元的收入,整整超過50個國家的GDP產值,成功讓經濟復甦的同時,也因此造成了輕微的通貨膨脹,像是泰勒絲在芝加哥的演出因遇到週末,吸引4萬4千人訂房,打破當地世界紀錄,也出現推升飯店旅宿價格的隱憂;碧昂絲也不遑多讓,在瑞典演唱會期間,有傳言指出,機票價格被抬高了2到3倍。
此外,也有經濟學家認為,「泰勒絲經濟效應」被誇大,《CNBC》報導表示,日本野村證券質疑,泰勒絲巡演無疑對演出所在地的經濟有所幫助,但影響力比大部分的預期都還要小,推估2023全年,泰勒絲的巡演僅佔美國名義消費成長的0.5%。
買回這兩三年錯過的快樂!「時代巡迴演唱會」帶來的反思
事實上,「泰勒絲經濟學」這個名詞最原本的意思,是想藉由泰勒絲引發的經濟效益中,延伸探討後疫情時代的消費行為模式,Z世代或千禧世代的人們在經歷過如次巨大的疫情壓力後終於盼到了等候已久的娛樂時光,如同久旱逢甘霖,他們花的錢不僅僅只是一場演唱會門票,而是買回這兩三年錯過的快樂。
有網友拍攝短影音分享,為了看泰勒絲演唱會,一晚花費超過9萬新台幣,支出項目除了門票之外,還包括住宿、交通與服裝等;在澳洲巡演結束後,當地幾家刺青店抓緊商機,推出與泰勒絲有關的刺青設計,引發排隊熱潮,希望能將泰勒絲演唱會帶來的美好回憶與悸動,永遠留存在身上;前陣子還有網友震驚於「泰勒絲經濟學」,以半開玩笑的方式開價1萬美元販售「看過泰勒絲演唱會」的隱形眼鏡。
或許泰勒絲演唱會到底帶動多少經濟效益、究竟可不可觀,仍待觀察,但無庸置疑的是,世界上有有一大群人願意為「泰勒絲」,或為「疫後暴漲的『看泰勒絲演唱會』慾望」擲千金。流行可能改變了人們對「哪些事情會帶來快樂」或「什麼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定義,疫情也使人們開始反覆思索「何謂享受當下」,兩者思考結合的產物為何?泰勒絲「時代巡迴演唱會」或許早已說明了一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天后泰勒絲總計151場的時代巡迴演唱會(The Eras Tour)仍在進行中,自去(2023)年3月17日開始,將於今(2024)年12月8日結束。此次巡迴演唱橫跨5大洲,是泰勒絲本人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巡迴演唱會。根據音樂產業雜誌《Pollstar》於去年12月公布的「2023年全球演唱會」排行榜,當時泰勒絲的「時代巡迴演唱會」票房已破10億元大關,超越前輩艾爾頓強(Elton John)5年328場巡演締造約9.4億萬美元的紀錄,成為全球演唱會票房破10億美元第一人,待演出全數結束,總票房有望挑戰20億美元大關。
回顧過往全球巡迴演場會的「吸金」榜單,碧昂絲(Beyonce)、酷玩(Coldplay)、哈利史泰爾斯(Harry Styles)皆名列前矛,同為鄉村音樂歌手的摩根沃倫(Morgan Wallen)、英國創作歌手紅髮艾德(Ed Sheeran)也都榜上有名,但泰勒絲卻能從這些天王、天后、天團中,率先奪得票房破10億美元的里程碑,這代表著什麼?
「泰勒絲經濟學現象」一蹴擊發!帶動各地經濟的預估數字超驚人
拿下美國《時代雜誌》2023年度風雲人物的泰勒絲,其巡迴演唱會話題早已在去年引爆,當紅程度不僅僅只是導致售票網站癱瘓這麼簡單,更被知名媒體彭博社Bloomberg評為「泰勒絲經濟學」(Swiftonomics)現象,一位歌手的演場會與「經濟」扯上關係,想必其影響力非同凡響。
事實上,泰勒絲原本計畫將在2020年開始名為《Lover Fest》巡演,不料受疫情影響暫緩,直至去年3月,「時代巡迴演唱會」啟航,大部分的粉絲在看完演唱會後都給予相當高的評價,甚至有人大呼「這是泰勒絲出道以來最完整篇章的沈浸式體驗」,舞台聲光效果極佳,每首歌的演出看起來都像在不同的舞台上。
在巡演開始後不久,就已經有不少經濟學家在關注背後的經濟效益。首站墨爾本堪稱是截至目前演場會中經典中的經典,泰勒絲於當地板球場MCG共計舉行3場表演,每日都吸引近10萬觀眾入場。當時墨爾本官方試算,推估泰勒絲的到來將為當地帶來12億澳元的經濟效益,相當於247億新台幣。
泰勒絲在去年巡迴美國時,所及之處,萬人空巷,每場演唱會平均有近5.4萬名歌迷參加,而演唱會的受益人,絕非只有泰勒絲與他的團隊。要知道,一場成功的演唱會,將一併帶動一地的周邊、服裝時尚、餐飲旅宿和交通,「時代巡迴演唱會」受歡迎程度就是如此。難怪《CNBC》報導指出,這是場「野心勃勃」的巡演,所掀起的經濟效果,從聯準會到華爾街,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當時《富比世》表示,這場巡演等同為美國在疫情之後的經濟打了一劑強心針,估算將帶動高達46億美元的消費支出。
這位「印鈔機天后」今年的亞洲演唱會僅設有4站,分別是日本東京、新加坡、澳洲墨爾本、雪梨,吸引其他亞洲國家粉絲赴4地朝聖,他們不僅僅是「觀看演出」,有很大一部分的人甚至順便進行了一趟完整的旅行,為當地企業品牌與社會帶來大量資金。根據日本研究機構NET推算,短短4天的演唱會為東京帶來341億日幣,約71.3億元台幣的經濟效益,平均每名觀眾所帶來的邊際效應約15.5萬日幣,相當於3.24萬元台幣。
泰勒絲魅力恐造成「明星通膨」?「泰勒絲經濟效應」被誇大?
去年曾有國外經濟學家分析,泰勒絲和碧昂絲去年光是在北美就帶來近54億美元的收入,整整超過50個國家的GDP產值,成功讓經濟復甦的同時,也因此造成了輕微的通貨膨脹,像是泰勒絲在芝加哥的演出因遇到週末,吸引4萬4千人訂房,打破當地世界紀錄,也出現推升飯店旅宿價格的隱憂;碧昂絲也不遑多讓,在瑞典演唱會期間,有傳言指出,機票價格被抬高了2到3倍。
此外,也有經濟學家認為,「泰勒絲經濟效應」被誇大,《CNBC》報導表示,日本野村證券質疑,泰勒絲巡演無疑對演出所在地的經濟有所幫助,但影響力比大部分的預期都還要小,推估2023全年,泰勒絲的巡演僅佔美國名義消費成長的0.5%。
買回這兩三年錯過的快樂!「時代巡迴演唱會」帶來的反思
事實上,「泰勒絲經濟學」這個名詞最原本的意思,是想藉由泰勒絲引發的經濟效益中,延伸探討後疫情時代的消費行為模式,Z世代或千禧世代的人們在經歷過如次巨大的疫情壓力後終於盼到了等候已久的娛樂時光,如同久旱逢甘霖,他們花的錢不僅僅只是一場演唱會門票,而是買回這兩三年錯過的快樂。
有網友拍攝短影音分享,為了看泰勒絲演唱會,一晚花費超過9萬新台幣,支出項目除了門票之外,還包括住宿、交通與服裝等;在澳洲巡演結束後,當地幾家刺青店抓緊商機,推出與泰勒絲有關的刺青設計,引發排隊熱潮,希望能將泰勒絲演唱會帶來的美好回憶與悸動,永遠留存在身上;前陣子還有網友震驚於「泰勒絲經濟學」,以半開玩笑的方式開價1萬美元販售「看過泰勒絲演唱會」的隱形眼鏡。
或許泰勒絲演唱會到底帶動多少經濟效益、究竟可不可觀,仍待觀察,但無庸置疑的是,世界上有有一大群人願意為「泰勒絲」,或為「疫後暴漲的『看泰勒絲演唱會』慾望」擲千金。流行可能改變了人們對「哪些事情會帶來快樂」或「什麼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定義,疫情也使人們開始反覆思索「何謂享受當下」,兩者思考結合的產物為何?泰勒絲「時代巡迴演唱會」或許早已說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