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漁民駕駛快艇大年初五(2月14日)下午在金門海域越界捕魚,在我方海巡追緝時船身翻覆,造成2人不幸落海喪生;金門遊艇「初日號」昨日下午遭中國海警強制登船臨檢達30分鐘,金廈海域執法風波延燒也讓兩岸互動最前線的金門再度登上新聞版面。過往兩岸局勢緊張時代,金門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曾駐軍高達10萬人,但隨著武器投射距離突飛猛進,戰略地位下滑,在國軍大幅裁軍後剩3000名駐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949年國民黨政府從中國撤退來台後,金門距離對岸僅10公里成為兩岸兵家必爭之地,中共試圖佔領金門作為後續解放台灣的前沿基地,退居台灣的國民黨政府則將金門打造為反攻大陸的跳板。1949年10月25日,共軍登陸金門爆發古寧頭戰役、1958年8月23日共軍砲轟金門、馬祖,爆發823砲戰,這兩場關鍵戰役共軍都煞羽而歸,奠定了中華民國此後在台灣的安定繁榮,政府也一步步將金門打造為軍事重鎮。

金門最高曾有高達10大軍,金門防衛司令部最高首長為司令官,官拜陸軍上將,在1956至1992年金馬實施戰地政務時期,統管金門的軍務及政務。金門實施政務時期,當地居民主要靠做阿兵哥生意維生,許多金門人甚至因而致富,能到對岸廈門置產。另外,為了滿足軍人性需求,金門也於1950至1990年設有俗稱「831」、「軍中樂園」的軍中特約茶室。

過去,抽到金門與馬祖服役的「金馬獎」成為許多役男永生難忘的回憶,不少名人曾於金門服役,包括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賴清德曾於金門服役擔任衛生排排長、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曾於金門空軍防砲營服役、立法院副院長江啓臣1996年台海飛彈期間曾於陸軍兩棲101偵察營服役,擔任海龍蛙人。每年金門縣政府都會舉辦活動,號招金門老兵回到金門回憶當兵的感覺。

位於廈門灣九龍江口的金門距離台灣約210公里,但距離廈門僅10公里,在兩岸軍事對峙時期戰略地位重要,國軍能夠從金門向中國滲透,也能在金門監控對岸共軍動態。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期間,當時盛傳共軍將攻佔金門與馬祖等外島,用來恫嚇中華民國政府,外島守軍下令提升至甲級戰備,將實彈提領出來全副武裝,晚上抱著槍睡覺,並被要求寫好遺書準備迎敵,兩岸氣氛相當緊張。

隨著飛彈技術突飛猛進,火砲式微,共軍利用飛彈就可以直接攻擊台灣,金門扼守廈門灣口的地位降低,加上李登輝總統任內開始裁軍,國軍兵力一路從60萬降至21萬,再到馬英九政府任內17萬,金門守軍也從10萬降到只剩3000人,金門、馬祖也從軍事前線轉型成為兩岸小三通的口岸。

過往兩岸緊張對峙期間,金門海岸布滿地雷防共軍登陸,但不時造成居民傷亡,有農民因驅趕牲口時,不幸踩到地雷炸斷四肢,也有民眾為了撿拾廢鐵拿去賣而引爆地雷造成傷亡。1992年金門與馬祖解除戰地管制後,兩岸關係和緩,國際反地雷組織、立委與民間團體強烈要求軍方在撤軍同時,也要排除金門與馬祖的地雷。國軍於2007年成立排雷大隊透過委外與自行除雷方式,清理留在金門土地上的地雷。經過了7年努力,金門在2013年終於從布雷區名單上排除。

▲金門地雷主題館展示戰防雷模型。(圖/記者呂炯昌攝)
▲金門地雷主題館展示戰防雷模型。(圖/記者呂炯昌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