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即將迎接超級國際大展!奇美博物館今(19)日正式公開,《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Masterpieces from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將一次引進「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荷蘭光影大師」林布蘭、「後印象派藝術巨擘」梵谷等50位大師真跡來台,5月2日開展,消息才出、未開展已轟動,不少人已鎖定3月1日中午12點早鳥票開賣。
奉「為大眾而存在」立館精神的奇美博物館,驚喜宣告促成世界頂尖博物館「英國國家藝廊」200年首度來台,連館方都自稱是開館以來最不可能的任務!坦言經過多次接洽討論、攜手克服重重難關,奇美博物館總算成為英國國家藝廊指定的台灣唯一合作館所。
由英國國會於1824年成立的英國國家藝廊,以保存、收藏並發揮藏品價值為宗旨,收藏了13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西洋繪畫,包括塞尚、竇加、達文西、莫內、拉斐爾、林布蘭、雷諾瓦、提香、梵谷等藝術家的作品,提供觀眾最佳的參觀體驗。
奇美博物館將於2024年5月2日開展,超級國際大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Masterpieces from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將從15世紀文藝復興到印象派,一次引進「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荷蘭光影大師」林布蘭、「後印象派藝術巨擘」梵谷等50位大師、52幅真跡來台,讓台灣民眾近距離就能欣賞橫跨400年的西洋繪畫史縮影。
展出將分為四大單元,以拉斐爾(1483–1520)《聖母子與施洗者約翰 (阿爾瓦聖母)》領銜的「人性的甦醒 歐洲文藝復興繪畫」為始,展出相較以宗教為中心的中世紀,十四世紀「文藝復興」藝術審美觀從神所支配的世界,改為以人本為中心。
而「從王室到平民 巴洛克繪畫」則闡述宗教改革間接促成巴洛克藝術的流行,可見卡拉瓦喬(1571–1610)《被蜥蜴咬傷的男孩》、林布蘭(1606–1669)《63歲自畫像》等作品,畫家為天主教的宮廷增添華麗的氛圍;看出新教國家因為中產階級興起,使藝術創作題材變得十分多元。
由湯瑪斯・勞倫斯爵士(1769–1830)《查爾斯・威廉・蘭姆頓肖像(紅衣男孩)》之作,「探索與創造 壯遊風潮」帶給英國貴族子弟,不只結交上流、增進藝術涵養,更透過委託當地畫家作畫等文化交流,促使藝術家探索新的繪畫技巧。
而至國人熟知的「光線與色彩 印象派繪畫」,興起於十九世紀巴黎的印象派,最早源自對一群藝術家不以為然的藝術評論,當時主要代表人物包括馬內、塞尚、雷諾瓦和愛德華・馬內,而文森.梵谷(1853–1890)《長草地與蝴蝶》、保羅・高更(1848–1903)《窗前的果盆和啤酒杯》都將來台展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英國國會於1824年成立的英國國家藝廊,以保存、收藏並發揮藏品價值為宗旨,收藏了13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西洋繪畫,包括塞尚、竇加、達文西、莫內、拉斐爾、林布蘭、雷諾瓦、提香、梵谷等藝術家的作品,提供觀眾最佳的參觀體驗。
奇美博物館將於2024年5月2日開展,超級國際大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Masterpieces from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將從15世紀文藝復興到印象派,一次引進「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荷蘭光影大師」林布蘭、「後印象派藝術巨擘」梵谷等50位大師、52幅真跡來台,讓台灣民眾近距離就能欣賞橫跨400年的西洋繪畫史縮影。
展出將分為四大單元,以拉斐爾(1483–1520)《聖母子與施洗者約翰 (阿爾瓦聖母)》領銜的「人性的甦醒 歐洲文藝復興繪畫」為始,展出相較以宗教為中心的中世紀,十四世紀「文藝復興」藝術審美觀從神所支配的世界,改為以人本為中心。
而「從王室到平民 巴洛克繪畫」則闡述宗教改革間接促成巴洛克藝術的流行,可見卡拉瓦喬(1571–1610)《被蜥蜴咬傷的男孩》、林布蘭(1606–1669)《63歲自畫像》等作品,畫家為天主教的宮廷增添華麗的氛圍;看出新教國家因為中產階級興起,使藝術創作題材變得十分多元。
由湯瑪斯・勞倫斯爵士(1769–1830)《查爾斯・威廉・蘭姆頓肖像(紅衣男孩)》之作,「探索與創造 壯遊風潮」帶給英國貴族子弟,不只結交上流、增進藝術涵養,更透過委託當地畫家作畫等文化交流,促使藝術家探索新的繪畫技巧。
而至國人熟知的「光線與色彩 印象派繪畫」,興起於十九世紀巴黎的印象派,最早源自對一群藝術家不以為然的藝術評論,當時主要代表人物包括馬內、塞尚、雷諾瓦和愛德華・馬內,而文森.梵谷(1853–1890)《長草地與蝴蝶》、保羅・高更(1848–1903)《窗前的果盆和啤酒杯》都將來台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