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醫師周周出現在衛福部疾管署的疫報記者會,其中又以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主任、防疫醫師林詠青出鏡率最高。作為防疫醫師團隊的成員,林詠青笑說,當初會應徵防疫醫師,其實是因為他的同學、現任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當時就在疾管署當防疫醫師,至今已經邁入第12年。經歷許多公衛事件、還曾經參與武漢包機,林詠青說,當時不是不怕,只是覺得「不是我們去,不然誰去?」
林詠青說,還是醫學生的時候,因為服務性社團風行,他也曾經到偏鄉協助醫療服務,當時還不是醫師、不能做義診,但可以協助做家訪,挨家挨戶地幫居民測血糖,當時也從流行病學的角度去了解為何當地慢性病比例這麼高,然後試圖提出建議、做出改變。
在學校的服務經驗也讓他發現,原來公共衛生及早介入,就能改變一群人的命運。林詠青說,後來他決定去美國念公衛,學校的願景就是「保護每個人的健康,挽救生命,要在一瞬間拯救百萬人」。
林詠青笑說,後來面試防疫醫師,其實一方面是聽說有學長和以前的同學羅一鈞也在疾管署做防疫醫師,另一方面是覺得有機會回台灣做服務,所以就投了履歷,面試的時候,美國的學期甚至還沒結束、距離他正式畢業還有一段時間,他特別從美國搭飛機返台面試,面試完再回去美國把學期過完。
對於擔任防疫醫師以來經歷的公衛事件,林詠青表示,2016年的國防大學愛滋歧視案讓他至今印象深刻,當時學生阿立因感染愛滋被退學,衛福部判定為歧視、開罰國防部100萬元,當時鬧得沸沸揚揚,兩個機構不斷拉扯,但從防疫醫師的角度來說,「防治是防治,但不能因為防治而沒有人權」。
被問到職涯中最驚險的任務,林詠青笑說,那一定是中國武漢包機事件,當時大家都很害怕、不敢去武漢,但防疫醫師就是要去完成這樣的任務、隨機前往武漢接台商回台,「當時我只跟家人說,『我要去出差』,他們一直到後來我回來、結束檢疫,聽我講很多過程,才知道原來這麼危險。」
林詠青說,後來他在桃園也接過很多飛機、參與過寶瓶星號事件,但還是武漢包機最印象深刻,當時感染者的症狀普遍比較嚴重,回來後也曾經擔心自己會不會發病,最後也就聽天由命,不過就是有種使命感,讓他覺得應該承擔這樣的風險,覺得「不是我們去,不然誰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學校的服務經驗也讓他發現,原來公共衛生及早介入,就能改變一群人的命運。林詠青說,後來他決定去美國念公衛,學校的願景就是「保護每個人的健康,挽救生命,要在一瞬間拯救百萬人」。
林詠青笑說,後來面試防疫醫師,其實一方面是聽說有學長和以前的同學羅一鈞也在疾管署做防疫醫師,另一方面是覺得有機會回台灣做服務,所以就投了履歷,面試的時候,美國的學期甚至還沒結束、距離他正式畢業還有一段時間,他特別從美國搭飛機返台面試,面試完再回去美國把學期過完。
對於擔任防疫醫師以來經歷的公衛事件,林詠青表示,2016年的國防大學愛滋歧視案讓他至今印象深刻,當時學生阿立因感染愛滋被退學,衛福部判定為歧視、開罰國防部100萬元,當時鬧得沸沸揚揚,兩個機構不斷拉扯,但從防疫醫師的角度來說,「防治是防治,但不能因為防治而沒有人權」。
被問到職涯中最驚險的任務,林詠青笑說,那一定是中國武漢包機事件,當時大家都很害怕、不敢去武漢,但防疫醫師就是要去完成這樣的任務、隨機前往武漢接台商回台,「當時我只跟家人說,『我要去出差』,他們一直到後來我回來、結束檢疫,聽我講很多過程,才知道原來這麼危險。」
林詠青說,後來他在桃園也接過很多飛機、參與過寶瓶星號事件,但還是武漢包機最印象深刻,當時感染者的症狀普遍比較嚴重,回來後也曾經擔心自己會不會發病,最後也就聽天由命,不過就是有種使命感,讓他覺得應該承擔這樣的風險,覺得「不是我們去,不然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