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立委今(1)日報到,宣誓就職後就會選出新任的正副院長。這次國會龍頭選舉,國民黨推韓國瑜、民進黨由現任院長游錫堃應戰,民眾黨也推黃珊珊角逐,國會史上首度有3人要搶立法院長。《NOWnews今日新聞》整理,立法院長到底多種要。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待遇

我國五院院長待遇一致,月薪約32萬元,加上1.5個月年終,年薪大約432萬元。立法院長另有特別費,每月編列7萬9千1百元。

二、選舉方式

根據《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立委報到宣誓時,互選正副院長。第一次投票時,113席立委都是候選人,若有人獲得過半57票,就算當選。不過若未過半,第二輪投票時,則由得票前兩名再次競選。

三、任期

立法院長任期4年,不過若有超過3分之1 以上人數提議(38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以上人數通過,可以改選,任期至原任之任期屆滿為止。

四、職權

根據《立法院組織法》規定,立法院長、副院長不得擔任政黨職務,應本公平中立原則行使職權,維持立法院秩序,處理議事。

立法院長是院會與全院委員會的主席,因此可以決定會議如何進行。若表決時,贊成與反對同票數,會由院長決定最後一票。

院長遇到有爭議法案時,也負責朝野協商,因此過去常見朝野黨團幹部協商,由院長主持,且因院長是會議主席,若協商仍僵持不下,最後通常也會由院長裁示,例如決定是否要表決,或是繼續協商。

五、國會外交

台灣國際地位特殊,相較於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出訪,可能會受到的限制較多,立法院長代表我國中央民意機關,出訪時所受限制較少,且也可邀請其他國家國會議員代表團來訪,增加曝光機會。

六、民意象徵

過去立法院長的角色發揮最具代表性的一次,當屬2014年太陽花學運時,當時學生佔領立法院議場,立委無法開會,最後也是由王金平出面向學生承諾,未完成立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前不進行政黨協商,最後學生才同意撤離。學生也將象徵民意的議事槌,送還王金平。


更多「新國會立法院長選戰」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