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即將進入尾聲,也等到官方全國移轉數據完整出爐,去(2023)年全國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失守31萬棟防線,最後總量為306,971棟,較前年(2022)減少約1.1萬棟,較大前年(2021)減少約4.1萬棟,是近4年的新低點。全台七大都會區僅台南跟新竹為正成長,其他都會量能均衰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值得注意的是,在七都之外,低價區域逆勢突圍,如桃竹苗區塊中的苗栗縣、中彰投區塊的南投縣、嘉南高區塊的嘉義市表現亮眼,其中,嘉義市量增12%,顯見資金外溢效果已經移動至主要都會周邊,更外圍、更低價的區域。這些區域基本面能否支撐?是對進場者很大的考驗。

在此基調下,2024年上半年至少能延續去年下半年房市熱度,整體成交量還維持在一定水準,價格想要下修的空間相對有限。因為囤屋稅已經在去年12月於立法院三讀通過,所以打房政策與居住正義已經並非朝野攻防主戰場,在可見的上半年氛圍中,住宅市場將呈現拉鋸與盤整,進而出現兩大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預售與成屋間的彼此競爭,造成買方的流動。

雖然去年七月平均地權條例通過禁止預售屋移轉,以及重罰炒作。可是目前尚有政策下有對策,低價區還是不時傳出秒殺與熱銷個案,其中又以兩房型、低總價的個案銷售狀況最熱,甚至不少個案單價持續寫下區域新高,惟業者多數低調以對,不再如過往大肆宣揚。

理論上,成屋市場應該迎來一波大好,主要是前幾年無案可賣狀況可望緩解。因為房地合一在2016年上路後,買氣一路閉鎖,直到2019年之後逐步上揚,從今年開始,成屋市場有機會可以遇到更多五年閉鎖期後釋放的成屋,理論上買方應有更多選擇,可是屋主多數在周邊房價已高下,對買方採取高姿態,對於價格頗為堅持,卻忽略成屋買方必須準備較多自備款的先天劣勢,反而因此錯過有誠意買方,甚至讓在成屋市場找不到房子的買家,轉往付款較輕鬆的預售市場懷抱。

第二個變化是,買賣方市場由產品決定,而非市場決定。

這幾年越發明顯的趨勢是,已經無法用純粹的買方市場或是賣方市場來涵括整個房產趨勢,無論預售或成屋,低總價小宅無疑是賣方市場,而中高總價宅往往是買方說了算。不僅是買方會思考之後房貸壓力,甚至在前端就已經因爲自備款卡住購屋力,加上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限制,讓總價加速分化產品競爭力,一間房子好不好賣,早在前一手買下時就已經決定。

說來殘酷,近幾年由於國內房地產相關制度調整又多又快,有心投身者多數也都「演化」出又能符合法規、又能順利移轉的獲利方程式,在這個大通膨時代穩穩發資產財。只不過,台灣房地產市場走了那麼多年大多頭,想要回到以前那個「隨便買」、「隨便賺」的時代已經不復以往,現在的低總價不斷交易後,遲早會變成一個高不可攀的價格。

那麼,誰會是最後一把韭菜?到底誰會是韭菜救世主?

這問題的答案,恐怕只有老天知道了。


●作者:徐佳馨/住商企研室執行總監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