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離不開椅子,但年約50歲的工程師翁先生,因為鼠蹊部與股溝反覆出現「青春痘」、只要坐下就爆漿流膿,並持續7、8年之久,讓他不只出現「椅子恐懼症」,還一度懷疑人生,誤診開錯刀還讓他對醫療院所險些失去信心,直到確診「化膿性汗腺炎(HS)」、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病情才終於獲得控制,再也不用因為病灶爆漿、擔心弄髒椅子,可以安心坐在椅子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翁先生說,數年前開始,他的鼠蹊部開始出現一顆一顆像是痘子的病灶、還伴隨著疼痛感,當時也開始在皮膚科診所定期就醫,並使用抗生素等藥物控制,雖每當工作壓力大、疲勞、免疫力較差就復發,但因為吃藥後數天就能控制下來,所以也不以為意。

然而,翁先生說,時間過去3年、症狀不只沒有消失,還慢慢從「點」惡化成一條「線」、疼痛感也加劇,診所發現情況不對,就將他轉診到地區醫院治療,他後來也在地區醫院的各科之間不斷流浪,除了皮膚科之外,泌尿科、大腸直腸外科都曾經去過。

翁先生說,後來他還被醫師診斷為嚴重的「肛門瘻管」,他也在疼痛之下、進行了第一次的手術。雖術後2個月、醫師說他「恢復良好」,但他說,當時只覺得「我好痛」,症狀還出現大復發、痘痘與流膿的病灶範圍擴大到3個手掌那麼大。

強烈的疼痛感再加上手術後沒有改善的無力感,翁先生表示,當時他一度懷疑人生,滲出的組織液常常多到把衣褲浸濕、得穿紙尿褲來吸收滲液,坐著、走路都成問題。

翁先生被轉診到台大醫院後,通過網路搜尋自己的症狀,懷疑可能是「化膿性汗腺炎」,並與醫師討論後,才終於讓困難多年的怪病謎團出現一線曙光,經過檢驗、確診「化膿性汗腺炎」,使用生物製劑治療、開刀移除病灶,住院近2個月康復出院後,終於找回原有的生活品質。

台大醫院皮膚部皮膚保健及外科主任廖怡華指出,「化膿性汗腺炎」是一種自體發炎性疾病,目前成因不明,輕度患者常被誤診為尋常痤瘡,但若未能妥善控制病情,病灶間會出現瘻管連通、出現多點流膿或分泌物的情況,建議民眾若發現痘痘病灶超過2週沒好、或是一年同位置復發2次以上,儘速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