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更新:台中和平區)今年最強寒流襲台!今(23)日清晨全台最低溫僅有4.7度,出現在苗栗縣三灣。2016年霸王級寒流共計12所學校停課,這次寒流不只陽明山、太平山等多處山區下雪,共計5縣市有學校陸續公布放低溫假,全台停班停課通知一次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各縣市停班停課狀況:

📍台北市
陽明山國小(士林區):1月24日停課,若家長上班無法照顧孩子,學生仍可到校實施課照班或課後留園。

湖田實驗國小(北投區):北市最高海拔最高的學校,1月23日放低溫假,1月24日正常上班、上課。

📍桃園市
三光國小(復興區):1月23日、1月24日停課

高義國小(復興區):1月23日、1月24日停課

巴崚國小(華陵里):1月23日停課

光華國小(華陵里):1月23日停課

📍新竹縣
秀巒國小、含田埔分校(尖石鄉):1月24日停課;1月23日停課、正常上班

新光國小(尖石鄉):1月24日停課;1月23日停課、正常上班

石磊國小(尖石鄉):1月24日停課;1月23日停課、正常上班

玉峰國小(尖石鄉):1月24日停課;1月23日停課、正常上班

📍台中市
和平區:1月24日全部學校,包含國中、國小、幼兒園停止上班上課;23日中午過後,所有幼兒園放低溫假(區立4所、國中附設幼兒園4所)

📍宜蘭縣
南山國小(大同鄉):23日學校正常上班,學生可申請低溫假

▲寒流、冷氣團、天氣配圖。(圖/記者陳明安攝)
▲入冬最強寒流來襲,今天至明天清晨是寒流影響最劇烈的時刻,民眾外出一定要記得做好保暖。(圖/記者陳明安攝)
🟡「低溫假」的標準是什麼?這些工作應該特別注意!

根據「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表示,天災包含風災、水災、震災、土石流災害及其他災害,「低溫」並不在內。不過若因天氣過冷引發災害,有影響通行或上班上課安全有致災疑慮時,縣市政府則可自行裁定。

職安署呼籲,氣溫驟降時從事營造工程、大樓外牆清洗、廣告招牌吊掛、線路檢修、外送及農、漁業等戶外作業,應使勞工穿戴防寒衣物、鞋、帽、手套等,且適度調整工作內容或建立規律休息時間表、採取健康管理措施。

▲入冬最強寒流來襲,全台凍蕃薯,中部以北地區濕冷,氣象局也針對全台21縣市發布低溫特報。(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入冬最強寒流來襲,全台凍蕃薯,中部以北地區濕冷,氣象局針對全台21縣市發布低溫特報。(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1月23日(週二)全台山區下雪情況一次看:

📍【台北陽明山】:陽明山今晨6時也降下白雪,積雪已經達4.2公分,陽明山國家公園表示,今凌晨大屯山已有降雪情形,由於目前大屯山地區氣溫低溫且有風雨,麻煩要上山的大家務必注意安全;台北市政府已經啟動第一階段交通管制(陽金公路與百拉卡公路交叉口),進入管制點車輛務必加掛雪鏈才可通行。

▲陽明山迎來今年第一道雪,鞍部氣象站今(23)晨6時許,累積雪量約1公分。(圖/氣象署提供)
▲陽明山迎來今年第一道雪,鞍部氣象站今(23)晨6時許,累積雪量約1公分。(圖/氣象署提供)
📍【玉山】:玉山昨夜也降雪1至2公分,清晨溫度-4度,白雪紛飛宛如冰雪奇緣般,相當漂亮。

📍【南投合歡山】:凌晨開始下雪,武嶺與松雪樓上午已成為白色世界,積雪約2到3公分,停放在松雪樓前的車輛被白雪覆蓋。

📍【宜蘭太平山】:位在宜蘭縣內的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今天凌晨開始下雪,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管理中心經理阮名揚表示,因遊樂區的聯外道路「宜專一線」已結冰,原定凌晨6時的開園時間延後,視路面剷冰作業進度機動調整開園時間。

入冬最強寒流報到,海拔約1900公尺、位在宜蘭縣內的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23日凌晨開始下雪,園區翠峰山屋前一片雪白。(圖/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提供)
▲入冬最強寒流報到,海拔約1900公尺、位在宜蘭縣內的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23日凌晨開始下雪,(圖/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提供)
📍【台中大雪山】:今天6時許也飄下2024年的第一場瑞雪,為維護遊客安全,大雪山目前路面有結冰跟積雪情形,預計於43k設置管制點(設置時間目前待現場勘查確認)請民眾上山記得加掛雪鍊,確保行車安全。

📍【桃園拉拉山】:清晨桃園拉拉山飄雪,拉拉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臉書粉專,為了安全,車輛管制不能進入,所有車輛在區外停妥,遊客請徒步進入。

📍【新竹尖石鄉】:尖石鄉後山部分地區出現積雪3公分以上的情況,尖石鄉公所緊急宣布,鄉內包含玉峰村、秀巒村都已因降雪封閉道路,因路面結冰,呼籲遊客請勿上山、避免危險,鄉公所與橫山警分局已分別在鄉道竹60線5K處、那羅文化園區,以及竹60線與60-1線交叉路口宇老路段實施入山管制。

▲新竹尖石鄉清晨大雪持續下3小時,地上有厚厚的積雪。(圖/翻攝自臉書「尖石老家」江玉金)
▲新竹尖石鄉清晨大雪持續下3小時,地上有厚厚的積雪。(圖/翻攝自臉書「尖石老家」江玉金)

更多「2024首波寒流來襲」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