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年約50歲的男子多年前被診斷有帕金森氏症,原本門診用藥控制良好,2年前開始出現動作波動及異動症,於是決定進行深部腦刺激術,術後除症狀緩解,服藥量也減少,生活品質大幅改善,甚至規劃參加路跑;醫師說,此手術並非適用於所有帕金森氏症病人,但若經評估可行,將能帶給用藥控制不佳的患者一線希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戴瑞億說, 帕金森氏症病人因中腦黑質細胞逐漸凋亡,導致負責神經傳遞的多巴胺減少,也使得大腦基底核迴路功能異常,無法正常調控肢體動作,因而產生動作症狀。 

帕金森氏症主要表現為動作緩慢、不靈活、顫抖、肢體僵硬、面具臉及步態異常,典型患者對於藥物治療通常反應良好,效果可維持7~10年,但隨著發病時間漸長,藥物劑量常需調高,病人也開始會出現動作波動或藥物伴隨的異動症。

戴瑞億指出,對於這樣的病人,除調整藥物使用外,深部腦刺激術的外科介入可作為輔助療法,在合適的病人身上能帶來不錯的效果,也可減少藥物劑量及併發症。 

針對深部腦刺激術,戴瑞億說明,其發跡於1960年代,醫師透過手術將治療電極植入兩側大腦深部視丘下核或蒼白球內側核,藉由高頻脈衝微電流刺激調節動作迴路,進而改善動作控制;適合接受此治療的的病人須為典型帕金森氏症發病5年以上、對於左多巴或多巴胺促效劑藥物治療反應良好、有嚴重的藥效波動或藥物引起的異動症等,且需排除有其他腦部疾症、失智、精神異常、憂鬱症、癌症或其他出血性疾症等。 

戴瑞億表示,進行深部腦刺激術前需評估,以確定患者符合前述條件,也要確定病人及家屬了解手術過程、費用、相關風險及手術成效等;住院手術階段,則將由團隊共同進行,包括神經內科、外科、影像醫學科、麻醉科等,會先透過影像檢查以定出準確的電極植入位置,完成立體定位手術後,將依患者狀況進行刺激參數及藥物調整,使病人獲得最佳的動作控制及最少副作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