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演藝小說還是真實歷史,在魏蜀吳三國格局底定之後,魏蜀依舊是生死仇敵,但左右逢迎最不受面子和教條束縛的東吳,國祚最長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這就是東吳的最高明生存戰略,這是「現實主義」戰略的徹底運用,一方面可以向曹丕稱臣、但也可以祝賀劉備稱帝;既可以偷襲荊州,卻又把關羽人頭傳送給曹操,等到諸葛亮過世、魏軍進犯蜀國漢中,東吳卻又陳兵江陵應援蜀漢。

總統大選結束之後,政治版圖三強鼎立局面就是確定下來了,國民黨真的沒有「趙子龍」更沒有「諸葛亮」,只活在「都是別人的錯」的自我推諉,而把民眾黨當成是出氣筒的情緒當中,根本忽略了核心問題,就是國民黨不夠強,選民根本不買所謂「棄柯保侯」的單!

事實上,雖然基於過往的政治恩怨,藍、綠兩方都因為過往和柯文哲的反覆,而大肆嘲笑目前的民眾黨,但他們都忘了,其實民眾黨之所以有「現實主義」的本錢,是因為他們已經「坐擁江東,靜觀天下之釁」!

這個「江東」就是「年輕選票」,國民黨從來就沒有擁有過這塊基業,而民進黨也很可能再也拿不回這一塊,本來他們一直以為是囊中之物的板塊!

在上世紀90年代,台灣走出威權的桎梏,許多新興政黨像雨後春筍般誕生,那時,媒體有一個「十年線基準」的比較基準,用來判斷政黨是否有機會茁壯和成長。

這個「十年線基準」,比較的是新興政黨的「領導決策年齡層」、「核心幹部年齡層」還有「主動關注的支持年齡層」,來比對當時不可一世的國民黨,當時新興的民進黨,都比國民黨「少十歲」以上,所有人都知道在「歲月不饒人」的自然法則之下,民進黨終將擊敗國民黨。

曾幾何時,才剛剛取得2024總統大選的民進黨,開始擔心是否會被民眾黨擠壓?

曾經是民進黨最佔優勢的「39歲以下」選民優勢,竟然被柯文哲的民眾黨取而代之。

民進黨當然察覺這是個危機,但一些討論都只是「技術」層次,例如「加強社群媒體的運用」、「多一點更淺顯易懂的宣導」、「多一點和年輕人接觸的互動設計」。

不客氣地說,這樣的「技術性檢討」,根本就和當年被民進黨打垮的老邁國民黨一樣,越來越變的是「建制化思維」,光是說出「宣導」概念,就牴觸了年輕人最討厭的「老氣橫秋說教」大忌!

經過八年的完全執政,民進黨政有走向和當年長期執政的國民黨習性的趨勢,習慣於「穿皮鞋的廟堂思維」,完全忘記了在新創時期的「十年線基準」下,「放下身段的共感」以及「不必排班論輩的機會」,2個當年最吸引年輕人好感的核心本質。

舉個柯文哲的做法來比對好了,柯文哲擅長玩短影音,最近有一個許多理工宅男宅女在流傳的IG,裡面柯文哲在鬼扯說都在看書,最近在讀《量子力學》,然後鬼扯「牛頓力學是1+1=2,量子力學是2=1+1」,玄之又玄的話術,還加上有小女生讚嘆眼神。

這種手法,說穿了就是當年我們這些理工科高中生在「撩妹」的手法,那些被吸引的宅男宅女也知道是這種手法,但為什麼還是反應熱烈?

因為柯文哲「放下身段」,一個台大醫師和總統候選人,可以和大家一起閒扯,親切感就出來了,許多年輕人也在說:等著看柯文哲怎麼鬼扯量子糾纏和左旋、右旋。

這樣的東西很可笑,但有效!

因為柯文哲讓年輕人不覺得是高高在上的長輩,所以內容不重要,那種放下身段、像是鄰居阿北的態度,拉近了距離。

事實上,在民進黨新興的時候,也有這種特色,那時的國民黨老氣橫秋,才四十多歲就是「某某公、某某老」,而民進黨是「老康(康寧祥)」、「信介仙」、「Nori(施明德)」、「阿扁」、「菊姐」、「土豆仁」,和如今動不動公開稱呼都是某院長、某部長、某某長的廟堂感,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另一方面,當時的民進黨給予年輕人機會,以「戰功」決定黨內的政治地位,所以年輕人有自信,不必等著排班論輩,也不必看自己是哪個脈絡的歷練。

柯文哲的民眾黨因為年輕,不論是投機、還是真有抱負的年輕人,前面擋路的人少之又少,當然又可以給許多人冒險嘗試,甚至是僥倖跳升的機會。

而民進黨呢?

賴清德確實是想要打破一些建制度慣性,光一個李正皓被提名,卻被既有的建制派力量借題發揮,進而抗拒和排斥,這樣的排他性文化趨勢若是繼續固化,當然也不利於民進黨挽回那個已經朝向老化的「十年線基準」。


●作者:黃創夏/資深媒體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更多「2024大選」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