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國健署提供具有肺癌家族史、重度吸菸史的民眾兩年一次的LDCT公費篩檢機會。台灣肺癌學會秘書長柯皓文指出,早期肺癌的存活率可達90%,且有機會通過手術就完成治療。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晉興則指出,LDCT能夠有效找出早期肺癌,也希望未來公費資格能夠再放寬。
柯皓文對《NOWnews今日新聞》指出,肺癌的治療依據各期別會有差異,若是早期患者,可能通過手術移除腫瘤就能痊癒,但隨期別往後,可能會需要化療與放療的協助,比如進入第3期時,就會考慮是否先進行化療與放療,把腫瘤縮小後再開刀。
然而,如果病程已經進入晚期,柯皓文表示,此時可能就不適合開刀治療,需要改採全身性治療策略,肺癌是目前找到最多驅動基因的癌別,可以先通過基因檢測確認是否可以進行標靶治療,若不適合,可以看看免疫治療是否適用,若還是不合適,還有化療可以用。
柯皓文指出,許多肺癌的新藥已經進入臨床試驗,其中不少都是與國外大廠合作,並在設計過程中評估過治療效果,對符合參與臨床試驗條件的患者來說,其實也是很好的選擇,目前肺癌早期的存活率可以達到9成,而晚期的存活率雖然較低,但也已經提高到13%以上。
不過,柯皓文提到,肺癌患者痊癒後,仍存在復發機率,第一期肺癌又可細分為1A與1B,1A的患者開完刀後,可能就能完全康復,僅有不到5%會復發,但1B的5年內復發比例有2成,因此手術後可能需要搭配術後化療、降低復發機率。
陳晉興進一步指出,目前國健署提供具有肺癌家族史、重度吸菸史者公費LDCT篩檢,藉此找出早期,若民眾在檢查中發現肺部有結節出現,也不用過度恐慌,如果是0.6公分以下的結節,一般來說是正常的,安心配合追蹤即可。
但如果是體積稍大的結節,陳晉興說,如果是0.6到0.8公分,就要稍微提高警覺,經過3到6個月的追蹤後,如果醫師判定正常,那回到2年一次定期LDCT篩檢就可以了,如果醫師研判出現異常、或是結節本身大小超過0.8公分,且看起來有惡性的疑慮,可能就要切片或手術確認。
陳晉興強調,癌症其實是老人病,隨著細胞變老、遺傳基因老化、出現癌症的機率也會提高,面對相關風險,從來沒有安全的時候,目前政府LDCT的公費年齡上限是74歲,在此年齡以上的民眾,若身體不錯,可以持續篩檢,但若身體本身狀況不好,可能確診了也沒有承受手術或治療的健康本錢,是否自費繼續篩檢可以自行評估。
目前政府經費有限,先針對部分高風險族群進行篩檢,但陳晉興說,若未來有機會,也希望能夠放寬家族史的判定範圍,從現行的二等親擴大到三等、四等親,甚至更大範圍,或是降低重度吸菸者的定義年數,從30年調整到25年,而他個人的最終願景是希望有全民普篩的機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如果病程已經進入晚期,柯皓文表示,此時可能就不適合開刀治療,需要改採全身性治療策略,肺癌是目前找到最多驅動基因的癌別,可以先通過基因檢測確認是否可以進行標靶治療,若不適合,可以看看免疫治療是否適用,若還是不合適,還有化療可以用。
柯皓文指出,許多肺癌的新藥已經進入臨床試驗,其中不少都是與國外大廠合作,並在設計過程中評估過治療效果,對符合參與臨床試驗條件的患者來說,其實也是很好的選擇,目前肺癌早期的存活率可以達到9成,而晚期的存活率雖然較低,但也已經提高到13%以上。
不過,柯皓文提到,肺癌患者痊癒後,仍存在復發機率,第一期肺癌又可細分為1A與1B,1A的患者開完刀後,可能就能完全康復,僅有不到5%會復發,但1B的5年內復發比例有2成,因此手術後可能需要搭配術後化療、降低復發機率。
陳晉興進一步指出,目前國健署提供具有肺癌家族史、重度吸菸史者公費LDCT篩檢,藉此找出早期,若民眾在檢查中發現肺部有結節出現,也不用過度恐慌,如果是0.6公分以下的結節,一般來說是正常的,安心配合追蹤即可。
但如果是體積稍大的結節,陳晉興說,如果是0.6到0.8公分,就要稍微提高警覺,經過3到6個月的追蹤後,如果醫師判定正常,那回到2年一次定期LDCT篩檢就可以了,如果醫師研判出現異常、或是結節本身大小超過0.8公分,且看起來有惡性的疑慮,可能就要切片或手術確認。
陳晉興強調,癌症其實是老人病,隨著細胞變老、遺傳基因老化、出現癌症的機率也會提高,面對相關風險,從來沒有安全的時候,目前政府LDCT的公費年齡上限是74歲,在此年齡以上的民眾,若身體不錯,可以持續篩檢,但若身體本身狀況不好,可能確診了也沒有承受手術或治療的健康本錢,是否自費繼續篩檢可以自行評估。
目前政府經費有限,先針對部分高風險族群進行篩檢,但陳晉興說,若未來有機會,也希望能夠放寬家族史的判定範圍,從現行的二等親擴大到三等、四等親,甚至更大範圍,或是降低重度吸菸者的定義年數,從30年調整到25年,而他個人的最終願景是希望有全民普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