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佔據領先地位,但有經濟學家提醒,考慮到中國可能發展自己製造晶片的能力,台灣應該設法實現經濟多元化,不能把雞蛋都擺在半導體產業。
根據《CNBC》報導,經濟學家卡維(Paul Cavey)在接受《CNBC》節目「Squawk Box Asia」訪問時表示,台灣政治人物應該更多地討論經濟多元化,以鼓勵更多行業發展。
根據Trend Force的數據,截至2023年,台灣占全球晶圓代工產能約達到46%,之後依序是中國26%、韓國12%、美國6%、日本2%。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主導地位,很大程度要歸功於台積電的成功。
卡維指出,目前台灣半導體出口占總出口比重約40%,其中很多都是出口到中國,因此,如果中國確實發展出自己製造半導體的能力,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將會非常大。
根據初步貿易數據,2023年台灣向中國出口的IC或晶片價值超過470億美元。
卡維強調,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優勢,「同時也是阿基里斯之踵」。
過去中國一直依賴外企提供晶片,但隨著遭到美國與其他西方國家的技術圍堵與制裁,中國正在尋求國內晶片的自給自足。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Trend Force的數據,截至2023年,台灣占全球晶圓代工產能約達到46%,之後依序是中國26%、韓國12%、美國6%、日本2%。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主導地位,很大程度要歸功於台積電的成功。
卡維指出,目前台灣半導體出口占總出口比重約40%,其中很多都是出口到中國,因此,如果中國確實發展出自己製造半導體的能力,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將會非常大。
根據初步貿易數據,2023年台灣向中國出口的IC或晶片價值超過470億美元。
卡維強調,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優勢,「同時也是阿基里斯之踵」。
過去中國一直依賴外企提供晶片,但隨著遭到美國與其他西方國家的技術圍堵與制裁,中國正在尋求國內晶片的自給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