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民眾都有拔智齒的經驗,有些人還傷到神經,術後嘴麻了好一陣子,更慘的是神經永久受損,終身都嘴麻。醫師表示,根據文獻統計,拔智齒造成神經受傷機率約1%,雖僅極少數會嘴唇永久麻木,但要將風險降到最低,可採2階段拔除手術進行,病人更安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雙和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許彤年說,智齒是人類第3顆大臼齒,約在16~25歲萌發,一般都是在口腔的上、下、左、右各有1顆,但有人會多長,也有人不長,且近年來隨著演化的關係,顎骨空間不足,齒列愈來愈擁擠,智齒長歪或無法萌發出口腔的阻生齒病例也愈來愈多。 

若智齒影響清潔、齲齒 建議拔除

許彤年表示,若智齒生長位置不理想,醫師評估會影響清潔,易有牙齦腫痛、齲齒甚至侵犯牙齒神經造成抽痛,或影響鄰牙的健康等,會建議積極拔除,先經由臨床及影像檢查並根據智齒的位置、角度、深度、骨頭覆蓋程度、是否靠近神經管、鼻竇等重要的解剖構造,來判斷手術有多大風險。

一般建議的拔除時間約在25歲前,若超過25歲,會因顎骨變硬,使得手術難度提高,而常見手術併發症則包含傷口出血、腫脹疼痛、感染、鼻竇相通、牙根落入組織間隙、神經損傷等。 

拔除智齒恐傷神經 受損機率約1%

許彤年指出,以下顎智齒而言,若位置太靠近下顎齒槽骨神經,拔除有可能傷到神經,造成術後嘴唇麻木,而根據文獻,神經受損機率約1%,症狀因人而有程度上差異,大多在6個月左右會復原,極少數嘴唇永久麻木。 

針對智齒拔除,許彤年說,現今常見採取2階段拔除,第1階段先切除智齒牙冠,讓牙根曝露,接著在牙根放入矯正裝置,將牙根牽引、遠離神經後再手術移除;或只切除牙冠,增加空間,藉由牙根萌發的力量自行移動後脫離神經,待數個月後牙根遠離神經,再執行第2階段移除牙冠,完成智齒拔除。藉由2階段手術,可將神經損傷風險降低至0~0.65% 。

許彤年強調,由於每人的智齒狀況不盡相同,是否需拔除,或是否採取2階段手術減低神經損傷風險,要由口腔顎面外科醫師根據個案情形來評估,醫、病之間得充分溝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