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昨(1)日下午4點10分發生芮氏規模7.6地震,後續餘震不斷,甚至觀測到最高1.2公尺以上的海嘯,造成多起房屋倒塌、路面坍方、人員傷亡等災情,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海嘯專家林柏佑表示,海嘯的成因主要還是海底地形出現變化,使海水產生大規模的「垂直擾動」,且海嘯到達陸地後,後方的水量會不斷往上堆疊,幾10分鐘就能對城市造成嚴重破壞。
林柏佑指出,一般的波浪只是表面1至2公尺的波動,但海嘯是從海底開始觸發,並加大規模能量延續至海水面,當海嘯到達陸地後,由於地勢變淺,後方的海水能量沒地方跑,就會往上去堆疊,而本次日本地震起初預估的5公尺大海嘯,就是海水到達陸地後,能量堆疊可讓波高達5公尺,最好的預防就是盡量往高處移動。
林柏佑接著說明,海嘯的速度會和主要受地震深度影響,若海嘯的能量是從深海開始傳播,速度會相當快,但因為波高較低,感受較小,而當海嘯越靠近陸地,速度雖然變慢,但仍有每秒幾10公尺的速度,且波高越來越大,對人體感覺而言仍是相當快。
此外,海嘯進入和退出陸地的時間,則要視當地地形而定,林柏佑表示,例如台灣最可能發生海嘯的位置是東半部,不過東半部的沿岸地勢較高,就能間接讓海嘯的影響縮小,不過通常海嘯進入城市後,雖然會受到各式障礙物阻擋,但仍可在1小時內就造成嚴重災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柏佑接著說明,海嘯的速度會和主要受地震深度影響,若海嘯的能量是從深海開始傳播,速度會相當快,但因為波高較低,感受較小,而當海嘯越靠近陸地,速度雖然變慢,但仍有每秒幾10公尺的速度,且波高越來越大,對人體感覺而言仍是相當快。
此外,海嘯進入和退出陸地的時間,則要視當地地形而定,林柏佑表示,例如台灣最可能發生海嘯的位置是東半部,不過東半部的沿岸地勢較高,就能間接讓海嘯的影響縮小,不過通常海嘯進入城市後,雖然會受到各式障礙物阻擋,但仍可在1小時內就造成嚴重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