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27歲的張先生一直以來成績優異、個性溫順,碩士畢業在即的他最近睡眠需求減少、突然花費上萬塊錢購買衣服、時常易怒、情緒波動大,動不動就跟身邊親近的老師同學起衝突。原以為只是讀書壓力大,畢業後情況依舊沒有好轉,偶發不受控的脫序行為導致求職困難,家屬還要時時幫忙善後。不得已之下,家屬強行帶他到醫院精神科門診求助,經過醫師診治確診為躁鬱症。經過每月一次的長效針劑治療後,才為家屬身心俱疲的日常畫上句點,張先生穩定控制病情後,順利踏入職場,重掌生活自主權。
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李佳儒醫師表示,躁鬱症的表現方式因人而異,部分的患者第一次發病以鬱期為表現,因此被認為是憂鬱症,直到後期開始出現躁期症狀才改診斷為躁鬱症,但也有為數不多的個案一生當中只有出現躁期、沒有鬱期。躁鬱症患者常常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例如過度購物、跟他人起衝突、危險駕駛出車禍等。在自我膨脹的情況下,往往使患者不容易察覺自身病狀,不認為自己需要治療,若身邊親友放任不管,很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甚至影響到患者自身及他人的人身安全。
「調整生活方式有助於改善病情,包括維持健康飲食習慣、規律作息與用藥,以及充足睡眠,減少不必要壓力,周遭親友的支持與陪伴更是不可或缺。由於躁鬱症和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一樣都是慢性病,需要長期的治療。」李醫師補充,最新研究發現,躁鬱症倘若一再復發,會對大腦造成傷害,影響病人的認知功能,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傷。只要病人復發次數越少,除了可降低對大腦的傷害,亦可把時間運用於自己的生活中。
什麼樣的患者適合打長效針劑?李佳儒醫師坦言,除了對成份過敏,目前醫學上並沒有發現特定不適合施打的族群,不過實際情形還是應依據醫師專業診斷,才能依個案的病情予以適量的劑型,讓患者盡快走出陰霾、撥雲見日,重新掌握自己光明璀璨的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04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難以控制的情緒障礙 可能是躁鬱症上頭
躁鬱症又稱為雙極性情感疾患,每個人一生中有0.4%的罹病率,原因與基因遺傳、環境、生活壓力等有關。常見的症狀如週期性的情緒起伏,狂躁時呈現心情高昂、亢奮、易怒,並可能同時伴隨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需求減少、只要睡一點點就覺得精力充沛,自我膨脹、自大,甚至會有誇大的妄想等。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李佳儒醫師表示,躁鬱症的表現方式因人而異,部分的患者第一次發病以鬱期為表現,因此被認為是憂鬱症,直到後期開始出現躁期症狀才改診斷為躁鬱症,但也有為數不多的個案一生當中只有出現躁期、沒有鬱期。躁鬱症患者常常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例如過度購物、跟他人起衝突、危險駕駛出車禍等。在自我膨脹的情況下,往往使患者不容易察覺自身病狀,不認為自己需要治療,若身邊親友放任不管,很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甚至影響到患者自身及他人的人身安全。
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 醫師籲藥物與心理治療缺一不可
李佳儒醫師指出,躁鬱症以藥物治療為主,心理治療為輔。藥物治療通常涵括情緒穩定劑、抗精神病及抗憂鬱劑,幫助平衡情緒跟減輕症狀,除了一般藥錠外,可透過每月一次的長效針劑治療。為鼓勵國人正視精神疾病與穩定治療,長效針劑目前已納入健保給付。心理治療的部分,對於情緒管理、調整思考的彈性,以及適應對外壓力,都是患者與心病抗戰時必經的過程。「調整生活方式有助於改善病情,包括維持健康飲食習慣、規律作息與用藥,以及充足睡眠,減少不必要壓力,周遭親友的支持與陪伴更是不可或缺。由於躁鬱症和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一樣都是慢性病,需要長期的治療。」李醫師補充,最新研究發現,躁鬱症倘若一再復發,會對大腦造成傷害,影響病人的認知功能,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傷。只要病人復發次數越少,除了可降低對大腦的傷害,亦可把時間運用於自己的生活中。
害怕社會貼標籤?長效針劑助患者重掌生活
許多躁鬱症患者重回職場,最擔心不被社會接納,背負沉重的心理壓力,甚至排斥副作用而抗拒吃藥,或因工作繁忙而忘記按時服藥、覺得每天要吃很多藥而感到困擾。然而,長效針劑的出現可謂是患者的一大福音,藥物持續時間長、每月施打一次即可,且能讓藥物在血中濃度維持穩定、波動較小,更不用擔心他人對吃藥投以異樣眼光,病人在意的副作用較少,讓生活更趨理想日常。什麼樣的患者適合打長效針劑?李佳儒醫師坦言,除了對成份過敏,目前醫學上並沒有發現特定不適合施打的族群,不過實際情形還是應依據醫師專業診斷,才能依個案的病情予以適量的劑型,讓患者盡快走出陰霾、撥雲見日,重新掌握自己光明璀璨的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04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