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再論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推廣民防是好事。但政府要帶頭做。

※國防、民防與後備。

新聞

黑熊學院12月8日舉行「民防元年成果發表暨民防國家隊成立記者會」,會中提出未來一年將舉行國際性的民防論壇,也集合民間廠商力量,教導民眾醫護,救難包使用、飲水與食物取得的基本常識。

※推廣民防是好事。但政府要帶頭做

這場記者會除院長致詞並宣稱2024年會舉行國際性的民防論壇外,記者會上也展示各類台灣製造(MIT)廠商成品,這些廠商包含口糧、飲水與醫護材料,希望透過取材的方便性提升防護力。黑熊學院希望透過醫護課程的教導,讓民眾在戰時或是危難時獲得部分的醫護能量,先行減輕軍事作戰或災難來臨時帶給民眾的傷害,總的來說這是好事。

但另一則新聞則凸顯出軍方對民間企業的憂慮,12月7日0745時,海軍司令部發布新聞稿表示,針對網路某臉書粉絲專頁刊載募款捐贈迪化軍艦等,海軍司令部說明如次:對於各界辦理各項敬軍慰問支持關懷海軍,本部誠摯感謝,惟請依勞軍作業規定透過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協調辦理。

這種心態其實很清楚地反映出,所有規範都要在編制內的才妥當,民間社團要參與軍方雖表歡迎,但希望洽詢承辦單位辦理。但目前的狀況是,民眾在俄烏戰爭後看到民防的重要性,希望也能在承平時期學習到一些民防知識,問題是去哪邊學?忽然發現這個嚴重問題,好像軍方沒有開辦類似課程。

另一則一年義務役的軍事新聞則顯示,新兵訓練課程將增加戰傷救護、災防搶救等課程,若連正規義務役兵員現在才要強化這些課程,想必民眾要學習這些課程也是苦無門路;問題來了,台灣的民防業務誰來管?民防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讓人更驚奇的是,若媒體問民眾對政府推動民防業務有甚麼印象時,很可能大部分的答案會是防空避難所,這一年確實張貼許多防空避難所的新黃色貼紙,然後?然後就沒有了。

國防、民防與後備

黑熊學院院長沈伯洋於致詞中提到,戰爭的防衛分為國防、民防與後備,這段話相當值得觀察。台灣民眾對於國防與後備都能爾孰能詳,例如現役部隊役期,後備部隊新舊制等等議題都能朗朗上口,民防事務呢?其實過往的萬安演習,以及近年改名的民安演習,民眾都能看到台灣民防能量的展現,其中最重要的是警政、消防與醫療。

▲黑熊學院以民間力量積極推廣民防知識,此為多項緊急避難包必備品。(圖/黑熊學院提供)
▲黑熊學院以民間力量積極推廣民防知識,此為多項緊急避難包必備品。(圖/黑熊學院提供)
民防事務中有關油、氣、水、電的救護基本上是委由特種防護團處理,也就是這些企業編組的應變單位,一般民眾很難參與這些產業的救災勤務,因為沒有受過專業訓練,除非這些民眾是退休的特業人員。例如新冠肺炎期間有部分退休的醫護組員回去支援,同樣的案例也可能發生在這些特業的退休組員上,至於能否在戰時還出面值勤那可拿不準。

那民防業務還有甚麼能改善的嗎?首先是政府尤其是內政部必須主導相關的業務,民間團體所舉辦的研討會,加強醫護專業知識的推廣,其實各單位都有執行,但就是缺乏整合。可以先行推廣的就是地震救助包,這種避難包在小學生中看得到,在民安演習期間大眾偶爾會看到小朋友在老師的誘導下,拿著避難包前往安全處所,這類觀念與避難包希望也可以廣泛的運用在成人身上。

講白一點,戰爭來臨期間若這些成人們知道要往哪邊避難,如何自救救人,行有餘力還可以支援作戰的話,那就是民防事務推廣的成功。這點其實很重要,民防事務還有一個重點是,完善的民防業務可以減輕部隊的負荷,讓正規部隊好好作戰,不能分時間去救災。比較可惜的是,目前天災來臨時,大眾往往看到部隊的救災編組,內政部所屬單位的救災能量卻不見報導,這不是個好現象,反正部隊甚麼都會,那通通交給軍方就好了。但偏偏民防這一塊不是屬於軍方或是全動署。

▲國軍第五作戰區因應南投仁愛鄉災情,派遣特戰官兵執行人員搜救及交通難行地區物資運補任務。(圖/第五作戰區提供)
▲軍隊於天災時期救災越賣力,其實會弱化地方政府的救難能量。(圖/第五作戰區提供)
總的來說,我們歡迎民間團體舉辦各類強化民防的觀摩,演訓與實作課程。但整體政策的推廣,甚至是舉辦民間團體類似的活動,都是內政部後續該精進的。這些精進作為必須反映在民安演習上,有新做法時還必須廣邀媒體採訪,透過報導讓大眾見證內政部在民防事務上的精進。


●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