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吳少爺,賤,故多能鄙事。」因近日北么區師得理不饒人,嚴批課綱未列亭林先生「廉恥」一文,係「士大夫之無恥」,引得輿論譁然,匪砲濫射,顧炎武無辜被鄉民幾番照顧炎上。本吳少爺野人粗鄙,心中鬱悶塊累,無處可發。乃不揣固陋,修書為文,淺舒己見。
鄙人對亭林先生「三代以下,世衰道微,棄禮義,捐廉恥,非一朝一夕之故。」「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等大論,深感共鳴。蓋鄉民對今日執政者之不滿,皆起於有權者之不廉,犯事者之無恥。然此種行為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兩千年來,朝堂士子大夫,滿嘴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者,並非少數,實為多數。崇禎十年罪己詔中說得如此痛切:「張官設吏,原為治國安民。今出仕專為身謀,居官有同貿易。…撫按之薦羅失真,要津之毀譽倒置。又如勳戚不知厭足,縱貪橫於京畿…。納無賴為爪牙,受奸民之投獻。不肖官吏,畏勢而曲承。積惡衙蠹,生端而勾引。嗟此小民,誰能安枕!」官僚之無恥,帝甚知之,卻無力扭轉,最終自縊煤山。
至有清一代,康熙與民休息,一代致富,至雍正卻已貪腐橫行,帝欲嚴刑重法,反貪滅腐,卻也只能供銀養廉,帝歿即人亡政息。同樣情節,在中國改革開放後重演一次,在台灣則輪迴更快。如今,高層官僚廉潔者屈指可數,政治人物知恥者更是保護動物。令人嘆之又嘆:「亡X者,X也,非六國也。」然歷代高官顯貴,皆飽讀詩書,進士及第。亭林先生「廉恥」之文,必讀必考,必背能誦,何以半點不受此文教化?耳提面命,照樣「居官有同貿易」?嚴刑峻法,依然「納無賴為爪牙,受奸民之投獻」?
蓋中國社會道德文化傳統之形成,不獨因典籍而立,更多來自代代相傳。一入衙門,導師學長便教其「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建立階級觀念。待其媳婦熬成婆,忝居七品縣令,師爺差役便報其聚斂巧門,解析長官習性僻好,傳承慣例陋規,教以乘機分潤。待其恥感歸零,曲意奉承,方被視為「自家門生」,拉幫結派,升官發財。反之,則貶官告發,發配邊疆。「廉恥,立人之大節」,卻是為官場之大忌。上行下效,下行圍上,於是中國形成一個口頭上的禮義社會,同時又存在一個實體運作的暗黑社會,兩者互為表裡,相互依存,又相愛相殺。心口不一,表裡相悖,便成日月之陰晴,太極之兩儀,八卦之緣起。於是區師理得之理所當然,僅存於文本,不存於士大夫之心腸。
寫文言文好累,以下用白話文。
正因中國官場如此不廉無恥,賢君明王又不得不透過官僚統治,於是「絕對權力,絕對腐化」定律在中國威力特強。管得愈嚴,貪得愈凶,因督撫督導,御史紀檢訪查,錦衣衛匿名舉報,東廠、西廠、內廠一廠管一廠,故上貢上繳得多分六份,使得聚斂更甚。「廉恥」二字如同紙糊窗格,一舔就破。反之,改革開放,貪腐橫行,但明碼標價,反而市場規則明確,小民得以生存。世道循環,更近於「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政府少管點,民間就更興旺點,生命自有他的出路,社會自會形成可行的規矩。
關於教育,亦是如此。區師所信奉的傳統教育方式,源頭來自1717年普魯士威廉一世所推行的義務教育制度,後被歐洲國家學習,再東傳日本,中國現代化過程中,則大幅自日本取經。日本明治維新引入普魯士義務教育制度時,普魯士已是歐洲強權,歷史教育及語文教育,負載著愛國主義甚至軍國主義思想價值,整體強調紀律、服從、與一致性。那是一種典型的工業時代與軍國主義式集體教育。歌手平克佛洛伊德有首著名的歌曲,便明言這是一種把學生塑造成一塊牆上磚頭的教育方式(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呼喚老師們遠離孩子(Hey, Teacher, leave those kids alone!),讓他們自由發展。
教改與新課綱的不停演進,目標就是培養學生思辯的基本能力,與進入社會後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知識,希望每個學生頭頂上都有一片天,可以發展自己獨特的興趣與人格。108課綱並非完美,最多的質疑不是針對多一篇或少一篇古文,而是少掉許多數學、物理方面的知識,欠缺培養系統化思考。對於歷史教育「去中國化」,以及國文教育「少文言文」的質疑,其比較基線是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覺得這樣就是要「反中」。問題是,我們課本裡的中國地理,早就成了歷史;中國歷史也早就被不斷翻出的考古與考據,證明那些說法只是神話、傳說、或小說。古文、古詩詞則還有些文學欣賞價值,但如果老師太過想要藉古文來教化學生依循傳統儒家價值,那鐵定要失望了。弟子規、三字經、朱子治家格言這些經文,大多數學生考完就忘了,誰理你個儒家規矩?古文課本?那是學生用來塗鴉的,誰給你敬拜信仰?至於愛中國還是愛台灣?那根本與課本無關,而是與現實生活經驗密切相關。當你被恐嚇、被詐騙、被限制發言、被眾人圍毆、一句話講錯就被小粉紅們圍勦,你還愛得下去嗎?別鬧了吧?!
以鄙人吳少爺多年來讀古文心得,我最喜歡的是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作人、搞組織、當領導,都很有用。次為李斯的「諫逐客書」,「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這種地域主義與唯親唯信,是「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衆庶,故能明其德。」這也是政治圈所需的氣度。講寫景,「阿房宮賦」可以用想像力寫出一片雄偉宮殿;「秋聲賦」則能用文字讓耳朵裡聽到聲音。詩詞歌賦,音韻平仄,歸納了語言的美感經驗與規律。如果當年國文課教的是這些文言文,我也不會被逼著蹲馬步背書了。
好的文學作品,便值得捧讀,不論那是史記中的故事,老子的開示,孫子兵法的思維,還是莎士比亞的劇本,凱撒的戰記,歐威爾的小說和寓言,還是邱吉爾的著作與講稿。人世的道理,情感的起伏,文字的優美,敘事的流暢,無可反駁的邏輯,甚至是鄉民們激盪創意的段子,都有值得學習記憶之處。台灣不該只是中國的台灣,而應該是世界的台灣。學子也不該只是牆上的一塊磚,而是可以尋出最適合自己特性,找到最適合自己生長的土地的生物。字是死的,但人是活的,選擇權在每個人身上,不是嗎?!
●作者:吳崑玉/專欄作家、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有清一代,康熙與民休息,一代致富,至雍正卻已貪腐橫行,帝欲嚴刑重法,反貪滅腐,卻也只能供銀養廉,帝歿即人亡政息。同樣情節,在中國改革開放後重演一次,在台灣則輪迴更快。如今,高層官僚廉潔者屈指可數,政治人物知恥者更是保護動物。令人嘆之又嘆:「亡X者,X也,非六國也。」然歷代高官顯貴,皆飽讀詩書,進士及第。亭林先生「廉恥」之文,必讀必考,必背能誦,何以半點不受此文教化?耳提面命,照樣「居官有同貿易」?嚴刑峻法,依然「納無賴為爪牙,受奸民之投獻」?
蓋中國社會道德文化傳統之形成,不獨因典籍而立,更多來自代代相傳。一入衙門,導師學長便教其「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建立階級觀念。待其媳婦熬成婆,忝居七品縣令,師爺差役便報其聚斂巧門,解析長官習性僻好,傳承慣例陋規,教以乘機分潤。待其恥感歸零,曲意奉承,方被視為「自家門生」,拉幫結派,升官發財。反之,則貶官告發,發配邊疆。「廉恥,立人之大節」,卻是為官場之大忌。上行下效,下行圍上,於是中國形成一個口頭上的禮義社會,同時又存在一個實體運作的暗黑社會,兩者互為表裡,相互依存,又相愛相殺。心口不一,表裡相悖,便成日月之陰晴,太極之兩儀,八卦之緣起。於是區師理得之理所當然,僅存於文本,不存於士大夫之心腸。
寫文言文好累,以下用白話文。
正因中國官場如此不廉無恥,賢君明王又不得不透過官僚統治,於是「絕對權力,絕對腐化」定律在中國威力特強。管得愈嚴,貪得愈凶,因督撫督導,御史紀檢訪查,錦衣衛匿名舉報,東廠、西廠、內廠一廠管一廠,故上貢上繳得多分六份,使得聚斂更甚。「廉恥」二字如同紙糊窗格,一舔就破。反之,改革開放,貪腐橫行,但明碼標價,反而市場規則明確,小民得以生存。世道循環,更近於「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政府少管點,民間就更興旺點,生命自有他的出路,社會自會形成可行的規矩。
關於教育,亦是如此。區師所信奉的傳統教育方式,源頭來自1717年普魯士威廉一世所推行的義務教育制度,後被歐洲國家學習,再東傳日本,中國現代化過程中,則大幅自日本取經。日本明治維新引入普魯士義務教育制度時,普魯士已是歐洲強權,歷史教育及語文教育,負載著愛國主義甚至軍國主義思想價值,整體強調紀律、服從、與一致性。那是一種典型的工業時代與軍國主義式集體教育。歌手平克佛洛伊德有首著名的歌曲,便明言這是一種把學生塑造成一塊牆上磚頭的教育方式(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呼喚老師們遠離孩子(Hey, Teacher, leave those kids alone!),讓他們自由發展。
教改與新課綱的不停演進,目標就是培養學生思辯的基本能力,與進入社會後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知識,希望每個學生頭頂上都有一片天,可以發展自己獨特的興趣與人格。108課綱並非完美,最多的質疑不是針對多一篇或少一篇古文,而是少掉許多數學、物理方面的知識,欠缺培養系統化思考。對於歷史教育「去中國化」,以及國文教育「少文言文」的質疑,其比較基線是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覺得這樣就是要「反中」。問題是,我們課本裡的中國地理,早就成了歷史;中國歷史也早就被不斷翻出的考古與考據,證明那些說法只是神話、傳說、或小說。古文、古詩詞則還有些文學欣賞價值,但如果老師太過想要藉古文來教化學生依循傳統儒家價值,那鐵定要失望了。弟子規、三字經、朱子治家格言這些經文,大多數學生考完就忘了,誰理你個儒家規矩?古文課本?那是學生用來塗鴉的,誰給你敬拜信仰?至於愛中國還是愛台灣?那根本與課本無關,而是與現實生活經驗密切相關。當你被恐嚇、被詐騙、被限制發言、被眾人圍毆、一句話講錯就被小粉紅們圍勦,你還愛得下去嗎?別鬧了吧?!
以鄙人吳少爺多年來讀古文心得,我最喜歡的是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作人、搞組織、當領導,都很有用。次為李斯的「諫逐客書」,「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這種地域主義與唯親唯信,是「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衆庶,故能明其德。」這也是政治圈所需的氣度。講寫景,「阿房宮賦」可以用想像力寫出一片雄偉宮殿;「秋聲賦」則能用文字讓耳朵裡聽到聲音。詩詞歌賦,音韻平仄,歸納了語言的美感經驗與規律。如果當年國文課教的是這些文言文,我也不會被逼著蹲馬步背書了。
好的文學作品,便值得捧讀,不論那是史記中的故事,老子的開示,孫子兵法的思維,還是莎士比亞的劇本,凱撒的戰記,歐威爾的小說和寓言,還是邱吉爾的著作與講稿。人世的道理,情感的起伏,文字的優美,敘事的流暢,無可反駁的邏輯,甚至是鄉民們激盪創意的段子,都有值得學習記憶之處。台灣不該只是中國的台灣,而應該是世界的台灣。學子也不該只是牆上的一塊磚,而是可以尋出最適合自己特性,找到最適合自己生長的土地的生物。字是死的,但人是活的,選擇權在每個人身上,不是嗎?!
●作者:吳崑玉/專欄作家、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