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0歲男子平時作息規律,本身也沒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心血管病史,不過自從配戴Apple Watch後,他雖然沒有察覺身體異常,但由於頻繁收到裝置所偵測到的心律不整警訊,便決定前往心臟科檢查,沒想到,他經心電圖等檢測證實患有「心房顫動」,考量到未來發生中風、心衰竭等致命性併發症的風險,醫師評估給予抗心律不整藥物及早矯正心律,治療迄今,心臟功能維持良好,也未再收到來自Apple Watch的心律不整警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心房顫動前兆難尋   吸菸、肥胖等高危險群都應注意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賀立婷醫師表示,心房顫動是成人最常見的一種持續性心律不整疾病,發生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包括吸菸、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其他心臟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等也都與其發生息息相關。當心房顫動發作時,心臟會以不規律的速度與方式跳動,進而導致患者出現心悸、呼吸急促(喘)等症狀。然而,由於心房顫動的發作不規律,有時候甚至不會有任何前兆,因此,也常見許多患者直到做心臟相關檢查才知道自己有心房顫動。



穿戴型智慧裝置傳警訊快找醫師!輕忽心房顫動恐釀中風惡果

心房顫動可能會反覆、頻繁且不規律地發作,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中風或心衰竭等致命性併發症,因此,如何早期診斷心房顫動也成為預防中風的關鍵課題。「台灣近年來隨著穿戴式智慧裝置的逐漸普及,的確觀察到許多民眾因為收到裝置偵測到的警訊前往就醫,也成為早期診斷的一個契機。」賀立婷醫師說明,現行經過合格認證且具心房顫動偵測功能的智慧裝置都具有一定準確度,心臟科醫師會判讀裝置偵測到的數據,並結合心電圖等檢查以協助患者做更全面性的評估診斷。

心房顫動治療首重預防中風   配合抗心律不整藥物避免併發症

賀立婷醫師指出,中風預防是心房顫動的治療起手式,臨床上會使用抗凝血劑等藥物,加上相關危險因子的管理去避免中風發生。若是心房顫動症狀較明顯,則可以透過抗心律不整藥物或是電燒手術的治療方式矯正心律。特別是對於剛診斷心房顫動的患者,如果有機會及早使心臟恢復正常心律,不僅有助於改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也可以降低未來發生持續性心房顫動以及心衰竭等致命性併發症的風險。



抗心律不整藥物治療選擇多元   可就自身需求與醫師討論用藥

心房顫動是一種復發率相當高的疾病,需要患者長期與醫師配合積極治療,才能將心臟的傷害降到最低。然而,部分抗心律不整藥物可能伴隨著難以忍受的副作用,甚至有患者因此自行中斷用藥。賀立婷醫師以一名年輕患者為例,他主訴心房顫動頻繁復發,加上用藥期間有發生副作用,便想諮詢醫師是否需要接受電燒治療。所幸,他經醫師評估更換另一種抗心律不整藥物後,治療3個月以來,不僅症狀明顯改善,也沒有出現任何副作用,讓他慶幸得以用簡單有效的藥物來穩定地控制病情,免於走到手術那一步。





◎ 了解更多心血管疾病用藥知識與風險,前往問診便利貼。

◎ 了解十年內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前往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