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教育部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今(5)日同步公佈2022年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報告評比結果,這是台灣第6次參與評比。受到疫情影響,OECD國家皆出現歷年最低表現,僅台灣、日本、韓國、立陶宛並列具備韌性的教育體系,台灣本次測驗在數學、閱讀、科學素養3方面均較2018年進步,分別排名第3名、第5名、第4名。
PISA旨在評估不同國家15歲在學學生的數學、閱讀及科學素養,以評估他們應對社會變動的能力,即所謂的真實生活素養。我國自2006年參與施測,2022年是第6度參與。
本次共有81個國家及經濟體參與,以數學為主測領域,閱讀、科學為輔測領域,台灣學生的數學素養平均達547分、閱讀素養平均515分、科學素養平均537分,較2018表現分別進步16分、12分、21分;本次數學排名第3名(2018排名第5),閱讀排名第5名(2018排名第17),科學排名第4名(2018排名第10),皆為PISA評量數位化(PISA 2015)以來的最佳表現。
台師大研究團隊指出,因全球COVID-19影響,PISA原訂於2021正式施測遞延至2022,並更名PISA 2022,正式施測期間為2022年4月11日至5月27日,台灣PISA 2022正式施測樣本共計182所學校、施測近6000名學生。
台師大研究團隊表示,PISA 2022 OECD國家的平均分數分別為數學472分、閱讀476分、科學485分,與2018年相比,OECD國家平均分數分別下降了17分、11分和4分,皆為歷年來的最低表現,顯見,COVID-19疫情對全球教育體系造成極大衝擊。
台師大研究團隊提到,然而,OECD國際報告指出,在參與PISA 2022的81個國家/經濟體中,僅台灣、日本、韓國、立陶宛並列具備韌性的教育體系。這4個國家在學生數學素養表現、數學教育機會均等程度、幸福感三向度,表現皆與OECD平均值相當或更高;且在2018年至2022年間,這4國在這些向度的表現呈現持平或是進步趨勢。
本次我國高表現學生自2018年的23.2%提升至31.7%,高表現學生比例僅次於新加坡的41%,為世界第2;而我國低表現學生佔14.6%,根據OECD國際報告,數學素養未達水準2的學生比例不超過15%,代表該國或經濟體學生的數學基本能力普遍達到基礎水準(Basic Proficiency)。PISA 2022僅我國、愛沙尼亞、香港、日本、澳門和新加坡,達到此門檻。
教育部指出,PISA強調對教育機會均等議題的關注,台灣學生社經地位解釋數學表現變異的百分比由17.9%下降至15.7%,教育機會均等程度從低於OECD平均進步至與OECD平均值相當;台灣整體校際變異比例由2012年的42%下降至2022年的38%,顯示學校間的差異呈現縮小趨勢;台灣學生的數學素養平均表現中,女生得分為544分,而男生為550分,性別差異小於OECD平均水準,皆呈現我國教育機會均等指標逐步改善。
教育部及台師大研究團隊認為,台灣學生在學習上並未受到疫情的不利影響,反而在疫情催化下,學習環境成功導入數位模式。這歸功於第一線教師快速應對疫情,成功實施遠距教學,實現「停課不停學」的目標;此外,我國多年來在數位學習和網路教育相關研究展現卓越的學術量能,不僅在理論研究上有所建樹,更在實務層面深耕不懈,多元化數位學習資源的開發應用與遠距教學的普及,學生逐漸熟悉電腦化評量模式,使得測驗結果更真實地反映台灣學生的實際表現。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次共有81個國家及經濟體參與,以數學為主測領域,閱讀、科學為輔測領域,台灣學生的數學素養平均達547分、閱讀素養平均515分、科學素養平均537分,較2018表現分別進步16分、12分、21分;本次數學排名第3名(2018排名第5),閱讀排名第5名(2018排名第17),科學排名第4名(2018排名第10),皆為PISA評量數位化(PISA 2015)以來的最佳表現。
台師大研究團隊指出,因全球COVID-19影響,PISA原訂於2021正式施測遞延至2022,並更名PISA 2022,正式施測期間為2022年4月11日至5月27日,台灣PISA 2022正式施測樣本共計182所學校、施測近6000名學生。
台師大研究團隊表示,PISA 2022 OECD國家的平均分數分別為數學472分、閱讀476分、科學485分,與2018年相比,OECD國家平均分數分別下降了17分、11分和4分,皆為歷年來的最低表現,顯見,COVID-19疫情對全球教育體系造成極大衝擊。
台師大研究團隊提到,然而,OECD國際報告指出,在參與PISA 2022的81個國家/經濟體中,僅台灣、日本、韓國、立陶宛並列具備韌性的教育體系。這4個國家在學生數學素養表現、數學教育機會均等程度、幸福感三向度,表現皆與OECD平均值相當或更高;且在2018年至2022年間,這4國在這些向度的表現呈現持平或是進步趨勢。
本次我國高表現學生自2018年的23.2%提升至31.7%,高表現學生比例僅次於新加坡的41%,為世界第2;而我國低表現學生佔14.6%,根據OECD國際報告,數學素養未達水準2的學生比例不超過15%,代表該國或經濟體學生的數學基本能力普遍達到基礎水準(Basic Proficiency)。PISA 2022僅我國、愛沙尼亞、香港、日本、澳門和新加坡,達到此門檻。
教育部指出,PISA強調對教育機會均等議題的關注,台灣學生社經地位解釋數學表現變異的百分比由17.9%下降至15.7%,教育機會均等程度從低於OECD平均進步至與OECD平均值相當;台灣整體校際變異比例由2012年的42%下降至2022年的38%,顯示學校間的差異呈現縮小趨勢;台灣學生的數學素養平均表現中,女生得分為544分,而男生為550分,性別差異小於OECD平均水準,皆呈現我國教育機會均等指標逐步改善。
教育部及台師大研究團隊認為,台灣學生在學習上並未受到疫情的不利影響,反而在疫情催化下,學習環境成功導入數位模式。這歸功於第一線教師快速應對疫情,成功實施遠距教學,實現「停課不停學」的目標;此外,我國多年來在數位學習和網路教育相關研究展現卓越的學術量能,不僅在理論研究上有所建樹,更在實務層面深耕不懈,多元化數位學習資源的開發應用與遠距教學的普及,學生逐漸熟悉電腦化評量模式,使得測驗結果更真實地反映台灣學生的實際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