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傳出台灣將和印度簽署勞工合作協定備忘錄(MOU),有民眾在網路上組成「反對增加新移工國」組織,並將在12月3日上街遊行。今(1)日上午,由立法委員何志偉和台灣新動力智庫主辦、台灣印度協會籌備處協辦的「討論移工政策,切莫污名化:務實討論引進印度移工的可能性」記者會舉行,現場聚集各界專家學者和印度公民,針對開放印度移工一事進行務實討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立委何志偉表示,台灣近期將和印度簽署勞工合作協定備忘錄(MOU),然而網路上出現「政府將開放10萬名印度移工來台」、「台灣恐成性侵島」等謠傳,甚至要上街抗議反對,讓人懷疑是否為「認知作戰」,因上述所說都是謬傳,尤其是不可能一口氣開放「10萬名」印度移工,因為開放任何移工來台,都要先想好配套措施和安置狀況,絕無可能一開始便開放如此大量的移工入台。

立委何志偉指出,台灣已沒有人口紅利,高齡化和少子化問題加劇,而印度則將成為下一個全球人口最多大國,印度的經濟、軍事和科技都在高速成長,不能因為只看到一些不好的社會案件,就以偏概全地說「這個國家全部的人都不好」。

立委何志偉強調,不要因為錯誤消息便歧視整個國家,「我有很多朋友來自印度,他們都很友善,然而錯誤謠傳導致台灣部份人對印度人有誤解,因此我們主辦這場活動希望能澄清誤會,並傳遞給印度的訊息是台灣並未討厭印度,台灣是充滿友善和友愛的國家。」

▲攻讀神經科學博士的印度籍女學生Debapriva Kumdu,正就讀於台灣大學國際硏究生學程,她來到現場表態。(圖/記者賴正琳攝於2023.12.1)
▲攻讀神經科學博士的印度籍女學生Debapriva Kumdu,正就讀於台灣大學國際硏究生學程,她來到現場表態。(圖/記者賴正琳攝於2023.12.1)
攻讀神經科學博士的印度籍女學生Debapriva Kumdu,正就讀於台灣大學國際硏究生學程,她表示,印度是多元融合的社會,印度的科學、技術和醫學都相當進步,並代表印度希望能澄清對印度人民的誤會。

印度籍公民兼台藏人福利協會副理事長Tenzin Namda指出,印度有14億人口,這麼多數量的人口中肯定有少部分的不好的人,但總體而言,印度是充滿活力而且守法的社會,美國的印度籍白領移工多半從事醫療保健、資訊科技和金融,人民素質良好,而且為美國帶來極大的動力和經濟成長。

台灣印度協會籌備處主任孫治本則針對印度公民赴海外工作的報告,提出完善的說明。他更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為例,因為阿聯國的勞動力有99%是外國人,其中印度是最大的勞工族群,在阿聯國的印度勞工中有65%屬於藍領階級,多半受僱於建設公司、政府單位和農場,過去也沒有傳出性侵或任何重大非法行為。另外,日本、新加坡等國也都在積極爭取移工,2023年9月25日印度駐日本大使Sibi George在東京日本使館的一場活動中表示,他有信心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我們能有更多印度勞工支持日本的經濟成長」。

▲台灣印度協會籌備處主任孫治本準備印度公民赴海外工作的報告,提出說明。(圖/記者賴正琳攝於2023.12.1)
▲台灣印度協會籌備處主任孫治本準備印度公民赴海外工作的報告,提出說明。(圖/記者賴正琳攝於2023.12.1)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力管理組專門委員胡欣野表示,目前沒有預設明確的時間點引進印度移工,不過數量上不會是十萬,相關問題都會在商議,還未正式簽署任何協議,都仍在和印度政府商談中。她更指出日本和韓國也都缺乏勞動力人口,亞洲已開發國家都在搶工,現階段已非台灣「想要別國工人來台灣就會來」,移工也有選擇的權利。

印度勞工赴全世界各國工作約近1,800萬人,工作國家遍及歐美亞地區,包括澳洲、日本、新加坡、美國、英國、沙烏地阿拉伯等國,我國目前也有印度勞工從事專業工作約計2,700人,包含高科技產業等業別,工作表現獲雇主肯定。全球多個國家都有引進印度勞工經驗,不應對特定國家勞工預設性別及種族偏見。另外,我國與印度經貿關係緊密,且印度為新南向重要國家,雙邊推展勞工合作關係是重要工作之一。

本次出席人士包括台灣新動力智庫執行長朱政騏、立法委員何志偉、攻讀神經科學博士的印度籍女學生Debapriva Kumdu、印度籍公民兼台藏人福利協會副理事長Tenzin Namda、台灣印度協會籌備處主任孫治本和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力管理組專門委員胡欣野和外交部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