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自即日起至12月3日於駁二藝術特區展出,在眾多參展人中有兩位引人注目的自發性創作者—73歲的楊富明及85歲的胡達華,儘管沒有接受過專業的美術訓練,卻各自在退休後開始接觸創作,利用常見材料打造色彩繽紛充滿視覺張力的作品,人生從製造走向創造,也為展覽帶來耳目一新的創作觀點!
出身高雄大林蒲的楊富明,在臨海工業區中國鋼鐵結構股份有限公司擔任焊工期間,便時常服務於地方宮廟,退休後積極參加社區美化活動,自此開啟創作之路,他將金石結合神像公仔等,搭配鋁片剪成的仙鶴、重複塗抹白膠製成的雲朵,逐漸將自家一樓由妻子經營的理髮廳,打造成獨樹一格的「仙境」樂園。
楊富明將自家改造成炫目的奇幻世界,成為當地人盡皆知的「在地藝術家」,也吸引跨領域藝術家陳俊宇、倪祥以此為題材,於「鋼雕室內主題展」展出影像作品《仙境》,楊富明帶來許多「仙境」中的配件與場景於展間中陳列,同時也得以看見他從製造走向創造的熱忱。
來自九份,早年從事五金貿易的胡達華,退休後自創以釘子將回收鐵鋁罐釘在畫板上製成「金屬馬賽克」,從蒐集鋁罐按顏色分類到拆剪及製作,每幅作品的創作時間都超過一個月,如果鋁罐上印有「Taiwan」字樣,也會特別保留下來釘在畫作中,呈現獨特的台味風景。
胡達華挑選過去與高雄有關的作品《大船入港》、《夜遊愛河》及《木棉喜春》參展,也特別為今年鋼雕藝術節全新製作《蒸蒸大發》,呈現高雄林園工業區廠房煙囪與雲煙起伏的產業天際線。
文化局長王文翠表示,現年73歲的「大林蒲在地藝術家」楊富明老師,及85歲的「國寶級釘畫藝術家」胡達華老師,兩位不只創下鋼雕藝術節最高齡參展人紀錄,在退休後運用隨手可得的美勞用品、鋁罐容器等,將腦海中浮現的景象化成作品,技法看似簡單卻別具風格,值得大家細細品味。
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高雄製造中」即日起至12月3日於駁二蓬萊B3、B4倉庫展出,精選多組金屬雕塑作品及跨媒材創作,讓民眾透過藝術家及設計師的觀點,認識金屬製造的多元面貌,以及不受限的創作疆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楊富明將自家改造成炫目的奇幻世界,成為當地人盡皆知的「在地藝術家」,也吸引跨領域藝術家陳俊宇、倪祥以此為題材,於「鋼雕室內主題展」展出影像作品《仙境》,楊富明帶來許多「仙境」中的配件與場景於展間中陳列,同時也得以看見他從製造走向創造的熱忱。
來自九份,早年從事五金貿易的胡達華,退休後自創以釘子將回收鐵鋁罐釘在畫板上製成「金屬馬賽克」,從蒐集鋁罐按顏色分類到拆剪及製作,每幅作品的創作時間都超過一個月,如果鋁罐上印有「Taiwan」字樣,也會特別保留下來釘在畫作中,呈現獨特的台味風景。
胡達華挑選過去與高雄有關的作品《大船入港》、《夜遊愛河》及《木棉喜春》參展,也特別為今年鋼雕藝術節全新製作《蒸蒸大發》,呈現高雄林園工業區廠房煙囪與雲煙起伏的產業天際線。
文化局長王文翠表示,現年73歲的「大林蒲在地藝術家」楊富明老師,及85歲的「國寶級釘畫藝術家」胡達華老師,兩位不只創下鋼雕藝術節最高齡參展人紀錄,在退休後運用隨手可得的美勞用品、鋁罐容器等,將腦海中浮現的景象化成作品,技法看似簡單卻別具風格,值得大家細細品味。
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高雄製造中」即日起至12月3日於駁二蓬萊B3、B4倉庫展出,精選多組金屬雕塑作品及跨媒材創作,讓民眾透過藝術家及設計師的觀點,認識金屬製造的多元面貌,以及不受限的創作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