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再論述。
※逆流而上斬首作戰的困難。
※無人機的優勢。
新聞
11月初,朝野立委要求在淡水河實施實彈射擊,主要目的是驗證陸軍淡水河防的相關驗證,主要論點為這項戰法無法破壞共軍氣墊船,希望軍方採購商用氣墊船來實際驗證,消息一出換成軍方面有難色的表示,這實際上有所困難。
※逆流而上斬首作戰的困難。
這則新聞主要是說,共軍引進野牛級與726型氣墊船後,戰時在獲得海空優後,在台北港外海錨泊,接續多艘野牛級氣墊船長驅直入,溯淡水河而上,一路殺到萬華附近登陸,放下大批精銳陸戰隊員後進行總統府與官邸的攻擊,完成斬首作戰。聽起來不錯吧!
這種淡水河逆游而上進行斬首作戰的想定近年很盛行,相關新聞的點擊率也不錯,不過細想一下,這種作戰有很大的難處。首先是台灣海空軍與陸軍主戰單位都要被殲滅或是過半,之後北部地區殘存的陸軍作戰單位也都「喪屍化」的毫無知覺,各種觀通手段都失效了,然後一大批氣墊船衝到萬華附近登陸,民眾聞風潰散。
就算一切順利,設若4艘從萬華地區搭乘氣墊船登陸的敵軍來襲,上岸後還得步行或搶佔其他交通工具衝到總統府,外圍憲兵的幾個營與總統府的憲兵營兵力都不堪一擊,然後元首被襲殺,中國完成常常宣稱的統一大業,但事情會那樣順利嗎?以上假設都是三軍戰力無力化,殘存的兵力也毫無鬥志,元首也乖乖的待在總統府才能成立,但軍方不是常常演練「萬鈞計畫」嗎?對,打不贏就跑就是萬鈞計畫的用意之一就是增加敵軍遂行斬首作戰的困難。
這個命題之所以會出現還是在於誰來防守的問題,戰時海空軍被擊潰後當然淡水河防的責任就落在陸軍上,但陸軍守防上由於經費或是武器有限,於是只能發展出各種克難戰法,用M3浮門橋車搭配爆裂物,設置縱火帶等等類似古代戰法的想像,後續都被外界稱呼為不對稱作戰,聽起來很威,但後續許多細節會被外界拿來詬病。
※無人機的優勢。
陸軍怎樣防守淡水河?首先是沿線狙擊,在八里與淡水兩岸配置兵力,以建置兵火力攻擊敵軍,例如每次漢光演習期間於捷運站附近淡水營區舉行的淡水河防演練。另外是與海軍配合在淡水河口與台北港航道附近布放水雷,最後是以M3浮門橋車在河道上布放爆裂物,甚至還有縱火帶火攻敵軍的作法,最跨張的是為了一勞永逸解決敵軍,還有將關渡大橋爆破,炸毀當作障礙物阻擋敵軍溯河而上的說法與想定。說真的在極端狀況下這種做法並無不可,軍方過往也有「固封毀港」的想法,例如直接爆破商港不讓敵軍利用。
如果不想炸毀關渡大橋,有無更好的方式來防守淡水河?好像有,首先是要建設現代化的陸軍,先強化部隊的生存性、通訊力與機動力,也就是這是個流動性的陸軍,承平時候分散但狀況來臨時要集中兵火力,有了這些就可以不用在淡水河沿岸處處攔阻,但非常可惜的是目前陸軍機動力與通訊能力還有待加強。
其實陸軍高層並不是沒有思考到這些問題,也曾經在許多場合中做過這種實兵,實車的演練,例如10月底落幕的長青17號操演,這類操演基本上才算是真正的演習。至於年度例行性的漢光演習,許多科目為了配合媒體需求,基本上都採「縮時演練」的方式進行,也就是將一天的對抗過程,壓縮到一定的時間內讓媒體拍攝,但這種方式會流於失真,因為以本次長青17號操演中的陸軍269旅與陸戰隊99旅來說,兩軍對峙與對戰的時間極短,多的是兩軍部隊的分路機動,行軍,宿營與警戒等勤務。但在固定時間發稿的壓力下,沒有幾家媒體可以停留一周以上全程直擊與記錄,久而久之大眾也習以為常的認為,喔,原來演習是這樣子的阿。其實並不是。
科技的發展可幫助陸軍防禦,這類武器首推無人機,俄烏戰場中出現的彈簧刀300與彈簧刀600等無人機或是遊蕩式彈藥,就相當適用於淡水河的防守。戰時於特定時間內,進入淡水河流域的船舶皆可視為敵船,當然後續的觀通與敵我識別也是必須的,一旦判明為敵船,就在淡水河沿岸堤防停車場內起飛無人機,全部往這些氣墊船上「砸」。當然有人會問,類似彈簧刀的無人機可以擊中高速的氣墊船嗎?這種需求請軍方提出來讓工業界去解決,不必甚麼事情都要軍隊解決。
台灣軍方建軍思考時還有一個重大缺陷,那就是勤儉建軍,許多建案,新戰術想法都會因為金額過大而「自我審查」而被否決掉了,上述彈簧刀無人機對抗氣墊船的想法假設可行,但其實每套彈簧刀無人機的造價很貴,因此或許在現存可用的武器與裝備下,以最節省的方式來達成淡水河防不也更好?就是在這種狀況下,現役的M3浮門橋車以鋪放爆裂物的方式出現在軍方各類學術期刊內,之後被媒體炒作成新聞也就不足為怪了。
按照二戰時期德軍在諾曼第布設的障礙物來說,這些障礙物都只是延緩盟軍突破灘頭的時間而已,同樣的,在淡水河上布放障礙物與爆裂物都是可以討論的,但這些只是增加敵軍除雷破障的時間而已,最重要的是殘存兵力能否發揮火力而已,無人機是一種不錯的火力選擇。比較可惜的是,陸軍在三軍預算編列的末端,能夠採購新武器的經費也不多,因此只好延用目前現有的器具來應敵。
●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逆流而上斬首作戰的困難。
※無人機的優勢。
新聞
11月初,朝野立委要求在淡水河實施實彈射擊,主要目的是驗證陸軍淡水河防的相關驗證,主要論點為這項戰法無法破壞共軍氣墊船,希望軍方採購商用氣墊船來實際驗證,消息一出換成軍方面有難色的表示,這實際上有所困難。
※逆流而上斬首作戰的困難。
這則新聞主要是說,共軍引進野牛級與726型氣墊船後,戰時在獲得海空優後,在台北港外海錨泊,接續多艘野牛級氣墊船長驅直入,溯淡水河而上,一路殺到萬華附近登陸,放下大批精銳陸戰隊員後進行總統府與官邸的攻擊,完成斬首作戰。聽起來不錯吧!
這種淡水河逆游而上進行斬首作戰的想定近年很盛行,相關新聞的點擊率也不錯,不過細想一下,這種作戰有很大的難處。首先是台灣海空軍與陸軍主戰單位都要被殲滅或是過半,之後北部地區殘存的陸軍作戰單位也都「喪屍化」的毫無知覺,各種觀通手段都失效了,然後一大批氣墊船衝到萬華附近登陸,民眾聞風潰散。
就算一切順利,設若4艘從萬華地區搭乘氣墊船登陸的敵軍來襲,上岸後還得步行或搶佔其他交通工具衝到總統府,外圍憲兵的幾個營與總統府的憲兵營兵力都不堪一擊,然後元首被襲殺,中國完成常常宣稱的統一大業,但事情會那樣順利嗎?以上假設都是三軍戰力無力化,殘存的兵力也毫無鬥志,元首也乖乖的待在總統府才能成立,但軍方不是常常演練「萬鈞計畫」嗎?對,打不贏就跑就是萬鈞計畫的用意之一就是增加敵軍遂行斬首作戰的困難。
這個命題之所以會出現還是在於誰來防守的問題,戰時海空軍被擊潰後當然淡水河防的責任就落在陸軍上,但陸軍守防上由於經費或是武器有限,於是只能發展出各種克難戰法,用M3浮門橋車搭配爆裂物,設置縱火帶等等類似古代戰法的想像,後續都被外界稱呼為不對稱作戰,聽起來很威,但後續許多細節會被外界拿來詬病。
※無人機的優勢。
陸軍怎樣防守淡水河?首先是沿線狙擊,在八里與淡水兩岸配置兵力,以建置兵火力攻擊敵軍,例如每次漢光演習期間於捷運站附近淡水營區舉行的淡水河防演練。另外是與海軍配合在淡水河口與台北港航道附近布放水雷,最後是以M3浮門橋車在河道上布放爆裂物,甚至還有縱火帶火攻敵軍的作法,最跨張的是為了一勞永逸解決敵軍,還有將關渡大橋爆破,炸毀當作障礙物阻擋敵軍溯河而上的說法與想定。說真的在極端狀況下這種做法並無不可,軍方過往也有「固封毀港」的想法,例如直接爆破商港不讓敵軍利用。
如果不想炸毀關渡大橋,有無更好的方式來防守淡水河?好像有,首先是要建設現代化的陸軍,先強化部隊的生存性、通訊力與機動力,也就是這是個流動性的陸軍,承平時候分散但狀況來臨時要集中兵火力,有了這些就可以不用在淡水河沿岸處處攔阻,但非常可惜的是目前陸軍機動力與通訊能力還有待加強。
其實陸軍高層並不是沒有思考到這些問題,也曾經在許多場合中做過這種實兵,實車的演練,例如10月底落幕的長青17號操演,這類操演基本上才算是真正的演習。至於年度例行性的漢光演習,許多科目為了配合媒體需求,基本上都採「縮時演練」的方式進行,也就是將一天的對抗過程,壓縮到一定的時間內讓媒體拍攝,但這種方式會流於失真,因為以本次長青17號操演中的陸軍269旅與陸戰隊99旅來說,兩軍對峙與對戰的時間極短,多的是兩軍部隊的分路機動,行軍,宿營與警戒等勤務。但在固定時間發稿的壓力下,沒有幾家媒體可以停留一周以上全程直擊與記錄,久而久之大眾也習以為常的認為,喔,原來演習是這樣子的阿。其實並不是。
科技的發展可幫助陸軍防禦,這類武器首推無人機,俄烏戰場中出現的彈簧刀300與彈簧刀600等無人機或是遊蕩式彈藥,就相當適用於淡水河的防守。戰時於特定時間內,進入淡水河流域的船舶皆可視為敵船,當然後續的觀通與敵我識別也是必須的,一旦判明為敵船,就在淡水河沿岸堤防停車場內起飛無人機,全部往這些氣墊船上「砸」。當然有人會問,類似彈簧刀的無人機可以擊中高速的氣墊船嗎?這種需求請軍方提出來讓工業界去解決,不必甚麼事情都要軍隊解決。
台灣軍方建軍思考時還有一個重大缺陷,那就是勤儉建軍,許多建案,新戰術想法都會因為金額過大而「自我審查」而被否決掉了,上述彈簧刀無人機對抗氣墊船的想法假設可行,但其實每套彈簧刀無人機的造價很貴,因此或許在現存可用的武器與裝備下,以最節省的方式來達成淡水河防不也更好?就是在這種狀況下,現役的M3浮門橋車以鋪放爆裂物的方式出現在軍方各類學術期刊內,之後被媒體炒作成新聞也就不足為怪了。
按照二戰時期德軍在諾曼第布設的障礙物來說,這些障礙物都只是延緩盟軍突破灘頭的時間而已,同樣的,在淡水河上布放障礙物與爆裂物都是可以討論的,但這些只是增加敵軍除雷破障的時間而已,最重要的是殘存兵力能否發揮火力而已,無人機是一種不錯的火力選擇。比較可惜的是,陸軍在三軍預算編列的末端,能夠採購新武器的經費也不多,因此只好延用目前現有的器具來應敵。
●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