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大廠華為先前推出新手機Mate 60系列,其搭載麒麟9000s晶片,由中芯國際7奈米代工,中國大肆宣傳華為及中芯突破美國封鎖,重返全球市場。但中芯國際先前曾被踢爆是靠設立空殼公司欺騙美國出口商突圍,近來發布中芯國際第三季度財報也顯示,獲利較去年減少80%。外媒直言,中芯國際從來不是尖端晶圓代工廠,獲利雪崩對中國建立本土半導體產業的野心來說,是個壞消息。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美國知名科技網站《Tom's Hardware》報導指出,中芯國際近來發布第三季度財報,獲利較去年減少將近80%。而中芯國際作為中國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代表著中國半導體製造業的前沿,「但很明顯,進展得並不順利。」

報導提到,全球因素是中芯國際第三季度利潤不佳的部分原因。由於高通膨影響,全球經濟狀況不佳,導致消費者支出下降。中芯國際還必須應對美國動中國的制裁。

但若是與台積電相比,中芯國際的利潤顯著下降。儘管台積電的利潤也出現了減少的情況,但僅減少12%,而非80%。更不用說,在技術方面,中芯國際明顯落後台積電,因為中芯國際才剛邁入7奈米,台積電正研發即將推出的2奈米製程。而獲利能力雪崩可能阻礙中芯追趕台積電的努力。

報導指出,中芯國際從來都不是一家尖端代工廠。它在2015年推出28奈米製程,同年台積電已進入16奈米。當中芯2019年推出14奈米製程時,台積電已經提供7奈米製程約1年。如今,儘管中芯國際宣稱能進展到7奈米和5奈米製程,但到那時,台積電、英特爾和三星等代工廠,很可能將擁有更先進的2奈米以下製程。如果中國希望能達到輝達或AMD等公司的水平,並像台積電或三星一樣快速生產晶片,那麼中芯等中國代工廠將需要推進更尖端製程。

先前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曾發布研究報告指出,華為和中芯可能靠著一些「奧步」招數來突圍,包括使用盜版的美國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體工具、設立空殼公司欺騙美國出口商、以及進行採購時宣稱擴增28奈米產線實則推進7奈米,來騙取繼續取得美國零件。

不過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半導體出口禁令的壓力下,中芯國際承認受到打擊,更指出受地緣政治影響,全球各地均在單獨擴建產能,需求卻沒有跟上,行業預計面臨產能過剩問題,「需要很多時間慢慢消化這幾年急匆匆建起來的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