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1週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已於美國舊金山登場,外界最為關注將於15日舉行的「拜習會」。在習近平出發前往美國前夕,中國當局先是透過官媒「唱好」美中關係,還向美國訂購超過上百萬噸大豆、增開直飛航班。不過有評論認為,中方從軍事、經濟等領域改善對美關係只是「權宜之計」。
綜合《自由亞洲電台》等媒體報導,APEC已在本週末於美國舊金山登場,而美國總統拜登將於當地時間15日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白宮表示,這場會談旨在緩解兩個超級大國日益緊張的情勢。
近期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中國官媒多次針對美中關係發文,強調「兩國關係健康穩定發展不僅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外界輿論認為,這是中國官方為了拜習會營造良好氣氛。
中國《財新》報導指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畢井泉於本月8日在新加坡彭博新經濟論壇上表示,近期美中成立經濟工作組、金融工作組,對改善兩國關係,促進經貿關係的發展也是積極因素。他還歡迎「離開的」外商再回中國看看。
同一天,《路透社》率先報導,中國已經購買至少30萬噸大豆,美國農業部也在9日證實這筆交易,並提到出口商還出售了另外66.25萬噸美國大豆,目的地不詳。據稱,大豆買家為中國。與此同時,中國民航局宣佈,美國之間的直飛航班將從每週48班次增至70班次。
北京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觀察人士指出,最近兩個多月,美中兩國先後成立經濟工作組、金融工作組、,以及加強氣候變化合作和恢復軍事交流等活動,為拜習會創造氣氛。
該名觀察人士指出,自2016年以來,美中關係持續惡化。在美國強調「一個中國」政策不變的情形下,中方從激烈反美到今年逐漸調整,似乎承認對美政策存在很多問題和障礙。「中美關係惡化是中方單方面的反美主義需要,然後目前這種關係改善似乎屬於中國內部的需要。」
但儘管中國近來對美釋出友善訊號,另一名美中關係觀察人士認為,當前兩國關係暫時和緩的姿態不會帶來美中關係真正改善,只是「美中關係長期冷淡、甚至對抗趨勢下的虛假現實」。
他向《自由亞洲電台》表示,「這種改善極其有限,對經濟交流,特別是美國在中國的投資;對中美關係的預期也沒有多少幫助,包括對中國社會深層的反美主義,在中國內部也看不到真正緩和的跡象。這種改善和恢復交流更像是中國政府認識到中美關係惡化,造成中國經濟惡化後的權宜之計。」
澳洲雪梨科技大學教授馮崇義表示,中國經濟出現結構性危機,因此避免情況惡化迫在眉睫。而中國緩和與美國等西方國家關係,只為挽救國內經濟,「自美中爆發貿易戰以來,中國的外資、外貿損失非常大。外資在轉移,外國訂單轉移到東南亞等國家,演變爲國內失業潮、破產潮。現在當局最大的風險是經濟惡化造成社會動盪。」
旅居日本的學者方先生指出,中國不繼續「改革開放」將無路可走,「40年好日子過完了,根據目前情況,(台灣)是沒本事打了,要和美國說和。美國人是你剛開始騙他,不被發現還能得逞;如果讓他發現你騙了他,你就沒什麼好果子吃了。經濟方面,資金流、人才流、物流,香港作爲中國經濟橋頭堡也沒了。戰狼不當了,變犬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期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中國官媒多次針對美中關係發文,強調「兩國關係健康穩定發展不僅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外界輿論認為,這是中國官方為了拜習會營造良好氣氛。
中國《財新》報導指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畢井泉於本月8日在新加坡彭博新經濟論壇上表示,近期美中成立經濟工作組、金融工作組,對改善兩國關係,促進經貿關係的發展也是積極因素。他還歡迎「離開的」外商再回中國看看。
同一天,《路透社》率先報導,中國已經購買至少30萬噸大豆,美國農業部也在9日證實這筆交易,並提到出口商還出售了另外66.25萬噸美國大豆,目的地不詳。據稱,大豆買家為中國。與此同時,中國民航局宣佈,美國之間的直飛航班將從每週48班次增至70班次。
北京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觀察人士指出,最近兩個多月,美中兩國先後成立經濟工作組、金融工作組、,以及加強氣候變化合作和恢復軍事交流等活動,為拜習會創造氣氛。
該名觀察人士指出,自2016年以來,美中關係持續惡化。在美國強調「一個中國」政策不變的情形下,中方從激烈反美到今年逐漸調整,似乎承認對美政策存在很多問題和障礙。「中美關係惡化是中方單方面的反美主義需要,然後目前這種關係改善似乎屬於中國內部的需要。」
但儘管中國近來對美釋出友善訊號,另一名美中關係觀察人士認為,當前兩國關係暫時和緩的姿態不會帶來美中關係真正改善,只是「美中關係長期冷淡、甚至對抗趨勢下的虛假現實」。
他向《自由亞洲電台》表示,「這種改善極其有限,對經濟交流,特別是美國在中國的投資;對中美關係的預期也沒有多少幫助,包括對中國社會深層的反美主義,在中國內部也看不到真正緩和的跡象。這種改善和恢復交流更像是中國政府認識到中美關係惡化,造成中國經濟惡化後的權宜之計。」
澳洲雪梨科技大學教授馮崇義表示,中國經濟出現結構性危機,因此避免情況惡化迫在眉睫。而中國緩和與美國等西方國家關係,只為挽救國內經濟,「自美中爆發貿易戰以來,中國的外資、外貿損失非常大。外資在轉移,外國訂單轉移到東南亞等國家,演變爲國內失業潮、破產潮。現在當局最大的風險是經濟惡化造成社會動盪。」
旅居日本的學者方先生指出,中國不繼續「改革開放」將無路可走,「40年好日子過完了,根據目前情況,(台灣)是沒本事打了,要和美國說和。美國人是你剛開始騙他,不被發現還能得逞;如果讓他發現你騙了他,你就沒什麼好果子吃了。經濟方面,資金流、人才流、物流,香港作爲中國經濟橋頭堡也沒了。戰狼不當了,變犬了。」
更多「拜習會登場」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