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11日是中國許多網路購物平台發起大型促銷、催買氣的重要日子,10餘年來已演變成全行業一年一度的購物活動,甚至影響全球零售業。不過受到經濟下行、銷售放緩、競爭者太多等因素影響,有外媒分析稱,中國或許很難重演往年雙十一的盛況。
根據《日經亞洲》報導,每年的雙十一購物活動,中國的電子商務業者都會積極搶客,但近年電商產業有許多變化,策略也從基本的降價演變為一系列複雜的活動,加上直播銷售當道、其他購物節陸續出現,幾乎可說是全年都有折扣促銷,雙十一的光芒逐漸減弱。自2019年以來,雙十一活動的最後一天,各平台總銷售額都呈下降趨勢,2022年僅有2019年的75%。
報導指出,雙十一不再僅是讓潛在客戶願意打開錢包,還要抵禦來自競爭平台的挑戰,為了維持市場地位,傳統大型電商不僅被迫削價競爭,還得在改善平台體驗等方面,與對手一較高下。拼多多的崛起也持續威脅著阿里巴巴和京東。
此外,因為經濟不確定性高,消費者更加重視價格,對價格也相對敏感,而且某些消費者即使在某些項目減少支出,卻會在其他地方多花錢,消費模式複雜化,已不是一味講求低價就能被買單。
報導並引用一項針對3000名中國消費者進行的調查,顯示71%的人有意在2023年削減或維持零售支出,而2021年這一比例僅為49%。低收入消費者,尤其是在較小且不富裕之城市生活的Z世代,消費謹慎態度則更為明顯。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導指出,雙十一不再僅是讓潛在客戶願意打開錢包,還要抵禦來自競爭平台的挑戰,為了維持市場地位,傳統大型電商不僅被迫削價競爭,還得在改善平台體驗等方面,與對手一較高下。拼多多的崛起也持續威脅著阿里巴巴和京東。
此外,因為經濟不確定性高,消費者更加重視價格,對價格也相對敏感,而且某些消費者即使在某些項目減少支出,卻會在其他地方多花錢,消費模式複雜化,已不是一味講求低價就能被買單。
報導並引用一項針對3000名中國消費者進行的調查,顯示71%的人有意在2023年削減或維持零售支出,而2021年這一比例僅為49%。低收入消費者,尤其是在較小且不富裕之城市生活的Z世代,消費謹慎態度則更為明顯。